济南市章丘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济南市章丘市统计局

金融业稳定发展。2001年,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1.36亿元,比年初增长13.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99亿元,比年初增长7.7%,其中:工业贷款5.42亿元,增长3.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5.5%;现金支出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9%。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民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各类保险承保额65.02亿元,增长10%。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百脉泉广场建成开放,拆墙透绿和大绿化工程进展顺利,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市容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退路进厂、退路进厅、清理占道经营初见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传统商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新建了绣水、铁道北路5处农贸市场,城市环境和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综合执法体制初步形成。保泉工作力度加大,实施了“西水东调”工程,关闭了泉域内的5家小煤井。开发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作出了政务区南迁的重要决策,完成了新政务区规划。

城市公用事业稳定发展。全年自来水供应量1654万吨,液化气供气总量3136吨。年末全市拥有客运汽车2548辆,客运量299万人。

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19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2%,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39微克/立方米,下降27.7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52.0分贝,增加0.19%。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均衡增长。2001年,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98.73万人,增长率为0.87%。全市人口出生率10.74‰,比上年下降0.7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19‰,下降0.8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55‰,下降0.17个千分点。全市男女性比例为98.72:100。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1年,受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增资等因素的影响,在岗职工收入增加,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781元,比上年增长25.46%;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60元,比上年增长5.95%,农村恩格尔系数38.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每百户农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81台、电冰箱31台、洗衣机43台、摩托车103辆,组合音响35台,照相机9架。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统计快报数和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章丘统计年鉴-2002》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其数值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计委、经贸委确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4.为了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劳动就业情况,国家统计制度规定1998年开始使用在岗职工的概念。

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