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清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2月16日)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超常规、跨越式建设新长清”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综 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4.1%,第二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17.5%。人均生产总值16684元,可比增长18%。生产总值按在地统计原则初步核算数为91.2亿元,同比增长14.3%。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全区社会劳动生产率32183元/人,增长18%。各项税收总额3.35亿元,增长34.2%,高于GDP增幅15.6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75%,提高0.47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末的19:49.7:31.3调整为18.1:50.8:31.1,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8.2 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个体私营增加值29亿元,增长2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9%和32.4%。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税收2.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占全部税收的82.3%。固定资产投资率为60.8%,提高1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6.35%,提高4.0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7.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6%。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9万人,增长0.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2%。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就业再就业4259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27人,劳务输出20280人。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5%。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全区社会环境稳定,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15起,比去年提高44%,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破获经济案件12起,挽回经济损失194万元,避免经济损失312万元,维护了经济秩序。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04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33起,死亡11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21起,增长18.8%,死亡人数增加24人,上升3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外向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增长潜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二、农 业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大。2004年,全区财政支农投入达到6024万元,增长38%,减免农业税238万元,“三农”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农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1亿元,其中粮食占20 %,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蔬菜占34.1%,降低3.2个百分点,畜牧业占32.5%,提高1个百分点,林业占3.5%,提高0.1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1.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7%,其中粮食54.9千公顷,增长 10.6%,蔬菜10.4千公顷, 增长0.2%;油料4.95千公顷,减少2%;棉花0.6千公顷,增长12.2倍。 主要农产品产量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30.7万吨,增长14%,单产5580公斤/公顷,增长3.1%,总产为近五年最高水平,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30.7 14 油料 万吨 1.38 -0.2 蔬菜 万吨 85.9 2.1 水果 万吨 3.98 0.9 肉类总产 万吨 4.29 4 禽蛋产量 万吨 4.99 1.2 奶类产量 万吨 1.49 25.3 水产产量 万吨 0.05 67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99943千瓦,比上年增长5.2%,农用拖拉机为4777台,农用汽车572辆,农用三轮运输车达到9902辆。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为32160公顷、28560公顷、21053公顷,分别比去年增长6.4 %、 0.3 % 、1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好,经济整体实力较往年有了较大提高,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增长18.9%。其中,国有企业1.1亿元,增长37.5%;集体企业8.7亿元,增长24.6%;股份合作企业1.3亿元,增长30%;股份制企业9.9亿元,增长3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4亿元,增长34.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3亿元,增长55.2%。 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50.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6.35%,比上年提高4.06个百分点。 产销衔接良好。全年产品销售率97.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税7.5亿元,增长38.8%;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36.9%。亏损企业亏损额0.1亿元,比上年下降20.3%;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2%,提高2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万粒 41652 26.8 半导体分离器 万只 3698 26.2 PPR管材管件 件 7649 9.3 电度表 万只 81.1 29.4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 吨 2480 32 假发 个 291000 12.5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989 31.5 供电量 万千瓦时 36054 12.4 打火机 吨 3200 5.3 水泥 万吨 112.9 26.9 冰茶 万箱 37 17.2 大输液 万瓶 7535 -17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4亿元,比去年增长28.3%,其中资质等级以上企业33家,实现产值23.3亿元,增长34%,实现利税5365万元,增长11.3%,房屋施工面积39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8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3亿元,增长63.5%,在全社会完成投资中,城镇及以上单位完成投资40.1亿元,增长49.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6.6亿元,增长42.5%。房地产业较快发展,全区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757万元,增长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