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培训中心1处,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53.6万册,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电影放映公司1个,剧院1个。拥有京剧团、吕剧团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团队3518支。年内组织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撤县建市20周年大型成果展、放歌新农村文艺汇演、健身秧歌舞蹈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30多场次,“夏令广场文化活动”城区完成180场次、镇村完成3000场次。莱州剧院引进国内外演出团体8个,组织演出、接待重大会议80多场次。全年组织送戏下乡进社区400场,送图书4.5万册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完成7304场次。镇街全部成立综合文化站,735个村居建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14个社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农家书屋225个,11个镇街和122个村建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规范化服务点,建成了标准化的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我市获“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称号,我市“莱州草辫”和“掖县滑石雕刻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播电视发展较快。全市拥有调频广播发射台1座,县级电视台1座,发射功率电视1千瓦,广播3千瓦,编辑制作广播节目1套、电视节目3套,设置新闻节目2档,专题栏目6个,全年播出新闻专题750期,播出各类电视新闻稿件5300篇,电台新闻稿件8500条。其中,广播自办节目日均播出18小时,电视自办节目日播出3小时。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5.2万户,入户率为93.1%,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512户。全市广播电视覆盖人数86万人,覆盖率100%。 卫生保健服务增强。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2所,其中医院18所、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处。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位3488张,卫生技术人员3494人,依次增长33.7%和18.4%。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50人、注册护士1109人。卫生医疗机构诊疗人数208.8万人次,增长6.9%,医院病床使用率67.86%。 十二、环保和城建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3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分别为0.065毫克/标立方米、0.028毫克/标立方米和0.015毫克/标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海水功能区面积419平方公里,占93%;四类海水功能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占7%,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市区建成噪声达标区面积27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5%。城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8分贝,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4分贝,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生态环境质量:全市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海水入侵得到有效控制,山体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大基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0.9平方公里,覆盖率8.04%。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市政府将6个重点工程项目列入减排计划,其中二氧化硫减排项目3个,COD削减项目3个。全年二氧化硫削减总量535.7吨,COD削减总量495吨。其中,关停了莱州展润水泥工业集团公司3条8.8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削减二氧化硫190吨;关停了莱州市发电厂3台共9MW燃煤机组,削减二氧化硫210吨;莱州龙泰热电有限公司对循环流化床运行进行监管控制,削减二氧化硫135.7吨。建成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新城金矿生活污水处理厂,削减COD113吨;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沙河镇污水处理厂(莱州市宏泽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削减COD337吨;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莱州市路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处理后废水部分回用,削减COD45吨。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永安路、莱州南路、文泉路等13条道路配套建设改造工程。共新修道路面积14.41万平方米,新建人行道2.1万平方米,安装道边石及花坛石6.1万余米,;对鼓楼街、定海路、教育北路、慢性病防治院门前路、吕剧团门前路等5条街巷进行了整治改造;建设完成龙凤广场、永安车站广场,并对北苑东路、云峰北路延伸段、体育文化公园进行了绿化建设,新增改造绿化面积48公顷;新建改造公厕8座,新建地下式垃圾转运站8个;购置环卫专用车辆5台,新增果皮箱300个,新安装改造路灯 2668盏;投资3200万元的城西区供热工程及投资9000万元的城东供热中心已正式并网运行,城市供热面积增加到393万平方米;全年新增管道燃气用户8060户,达到2.1万户,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7%。 镇村建设步伐加快。镇驻地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201个村庄新增一条硬化道路。积极推广“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收集模式,并在沙河镇召开现场观摩会议,推广镇村垃圾处理经验。50个综合整治奖补村庄通过烟台验收,新硬化村内道路40多公里,新建排水沟5.2万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6万余株,安装路灯1700多盏,整治河溪15500多米,清理池塘30个,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池)270个,清理四大堆29800多吨,新改造卫生厕所2100多个,新建集中养殖点119个,清理违章建筑及空心户210户,新建沼气池284个。 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拥有自来水供水泵站5座,水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厂1座,水源地7处。市自来水综合设计生产能力7.5万m3/日,实际用水量2.5万m3/日,年供水量900万m3,其中居民家庭用水270万m3,同比增长14.9%。供水范围东至金城镇,西至沙河、土山镇,南至夏邱镇,北至三山岛街道,管道500公里,增长4.2%。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另有615个村庄接入市自来水公共供水管网。 电力供应能力增强。国家电网完成供电量19.02亿千瓦时,增长10.67%。投资7000万元进行电网建设改造,先后完成了110kV项目7个,35kV项目26个,10kV项目18个。风电逐步产生效益。鲁能风电配套工程(即110kV西由站间隔扩建)于2月份完成,于4月底一次送电成功;东源风电试发电工程已接入系统,110kV线路正在进行铁塔基础施工;完成了华电国际风电的10kV临时用电项目;大唐风电配套35kV线路完成施工并已送电。 十三、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0人,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2000人。大力开展以城镇 “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为重点的就业援助工作,帮扶“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550人,其中全市185户城乡“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1.2%,控制在年度计划指标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