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南京市高淳县统计局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成湖滨大道景观带、双牌石生态广场等重点工程。小花大桥、宁宣一级公路高淳段开工、双湖公路二期开工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水泥化”工程160公里。35KV桠溪输变电站工程竣工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工程竣工投入正式运行。

工业园区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县开发区建成区内道路网络工程,完成起步区道路配套工程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新增入区企业52家,投产19家。

五、内外贸易

批发零售市场继续得到拓展。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16.5%;餐饮业2.72亿元,增长7.9%;住宿业0.16亿元,增长6.6%,其他行业0.05亿元。主要商业流通部门由于改制比较到位,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共实现销售收入33.91亿元,同比增长14.4%,利润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2.3%。

城乡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围绕边贸中心,加大了市场建设投入力度,天河农贸市场扩容改造,苏果苏宁大卖场、百货大厦扩建等商贸重点工程进度加快,高淳大市场三期、华润苏果、华天购物广场建成开业,新建苏果、苏农、红太阳农资农技连锁店118家;消费日趋旺盛,全县共建成综合、专业市场22个,成交额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对外贸易有所突破。2005年,全县出口创汇额达到86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8%。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实际利用外资25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4.3%。对外劳务营业额达到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1%。

六、运输邮电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2005年,全县交通运输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运输业增加值11.49亿元,同比增长17.0%,水运业继续保持了较块的发展速度,拥有在运船舶1562艘152万吨,完成营业收入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0%。水运业结构得到优化,各类经营性公司得到扶持,新发展民营专业水运公司12家,武家嘴船舶制造公司获造船一级资质;建成八卦洲造船基地一期工程。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556万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698万元,下降10.7%,邮政业务总量1296万元,增长13.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2.86万门,新增0.69万门,增长5.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23万户,新增2.85万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2.09万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7.56万户;年末小灵通电话用户3.5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33万户,新增5.63万户。全县163个行政村全部成为达标电话村。年末互联网用户5697户,其中:宽带网用户5350户,且家庭用户占了90.8%。

旅游业开发力度加大。开通高淳旅游网站,推出高淳一日游联票,迎湖桃源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一批集休闲、娱乐的生态旅游景区得到精心打造,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7亿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9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313万元,增长14.4%,其中:地方工商税收完成43182万元,行政性收入完成2559万元;中央上划收入完成14787万元,基金收入为14934万元;全年财政支出837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建设拨款7581万元,增长46.4%;支援农业生产支出3987万元,下降5.9%;教育、科技三项费用为9062万元、743万元,分别增长18.3%和下降20.9%;行政管理费6580万元,增长7.4%。

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55亿元,贷款余额30.2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62亿元和4.15亿元。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9.5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3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0.32亿元和1.19亿元。信贷结构得到优化。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20.9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1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52亿元和1.19亿元。全年现金收入累计为222.19亿元,现金支出累计为229.13亿元,累计收支轧差净投放6.94亿元。

保险市场稳步增长。保险费收入达到139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其中:财产险收入3578万元,增长8.7%;人身险收入10379万元,增长5.1%;赔付额2159万元,比上年下降14.6%,其中财产险1588万元,增长2.7%;人身险571万元,下降41.9%。

八、社会事业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拥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县各镇继续实施“村小提升工程”、“六有工程”,布局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工建设湖滨中学,小学校数和小学教学点数共计比上一年减少3个。现拥有小学39所,教学点17个。全县普通中学、小学和职业中学在校人数分别为29088、24136、2532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053、2333人和增加868人。拥有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人数为7448人。全县高考录取率为83.4%,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05年,高淳县共有48个项目列入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争取科技贷款计划5460万元。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家;全县高新技术产品49个,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10个,省级17个;全县专利申请量达199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5个,实有床位1011张,其中:标准床位1011张,共有卫生人员12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87人。全年诊疗总数为65.33万人次。县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提档升级。社区卫生服务业进展顺利,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得到加强,建有村级卫生室158个,甲级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加人数达26.62万人,参保率为90.2%。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快,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在南京市举行的羽毛球、跆拳道、田径等比赛中,高淳县取得四金六银的较好成绩。群众体育活动红红火火,成功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以及第四届女子象棋比赛和沿固城湖风光带万人健身徒步行等活动。在我省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高淳县有11名气功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的表演。

九、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环境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当年投产的建设项目同时建设防治污染设施的占10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个,总投资1846万元。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10.38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091.3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总量813.8吨。全县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的有53周。固城镇、古柏镇分别通过市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瑶宕村、游子山村、高墩村成为市首批“十佳生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