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良好。2008年,全区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27.92亿元,同比增长2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3.16亿元,同比增长22.41%;其中国有企业完成5.74亿元,同比增长27.28%;集体企业完成8.62亿元,同比增长4.63%;股份合作企业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2.93%;股份制企业完成178.41亿元,同比增长21.3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104.16亿元,增长27%。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完成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59.13%;重工业完成产值266.46亿元,同比增长18.64%。 工业效益同比下滑。累计完成销售收入313.1亿元,同比增长18.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289.79亿元,同比增长19.13%;累计完成工业利税19.91亿元,同比下降4.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16.75亿元,下降13.01%;累计完成利润总额8.82亿元,同比下降21.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7.62亿元,下降26.9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 位计量单位2008年2007年比去年同期增减% 平板玻璃重量箱2887061148402-74.86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18036942304866-21.74 水泥吨46384974811223-3.59 水泥熟料吨60484036332759-4.49 液压元件件183180218238960.43 橡胶轮胎外胎条13597103132026682.99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吨2043971962044.18 钢材吨421002620060.69 硫铁矿石(折含硫35%)吨1921441862323.17 灯具及照明装置套(台、个)21700054520298.02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215973.3220070-1.86 产销形势总体稳定。2008年,全区规模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增长势头强劲,全区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5.52%。 建筑业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4.89亿元,同比增长5.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36亿元,同比增长9.6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0.01亿元,同比增长15.79%;房地产开发投资62.02亿元,同比增长20.02%。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上升,三产投资比重相对下降。2008年,全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07亿元,同比下降77.3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05亿元,同比增长15.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0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8.19%,比上年同期反而上升了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5.24亿元,同比增长4.9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1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76%,比上年同期下滑2.32个百分点。 五、交通运输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建成了仙新路三期、312国道城市化改造一期、绕城公路柳塘立交、八卦洲环洲道路一期、大唐电厂路、县道马栖线(栖霞红枫段)改造工程、靖安佳园经济适用房配套道路工程,以及仙林污水处理厂、南十里长沟清淤、燕子矶老街排水管网改造和马群石坝泵站改扩建工程。沿江高等级公路南京江南(新线)工程、长江四桥工程等交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加大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这两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上的投入,共投入资金2570万元,全年共完成“水泥化”道路31.2公里,9座危桥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境内无险桥的目标。2008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8.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4%。 旅游业提档升级。2008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8505万元,旅游接待人次达176万人次。栖霞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走向规模发展,打造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2008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2亿元,同比增长28.3%。从行业类别看:2008年全区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是91.7%;住宿餐饮业实现5.4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7.3%。从企业规模看:2008年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1.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幅高出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2.7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高出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2008年全区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8亿元,同比增长47%;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132.7%;建筑及装潢材料实现零售额1.8亿元,同比下降43.5%。 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区企业出口创汇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5%;完成协议注册外资1.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1%;实际到帐注册外资0.86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对外劳务营业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07%。 六、财政 财政收入又上新台阶。2008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超过30亿元,达到33.67亿元,同比增长20.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1亿元,在江南八区中位列第四,同比增长18.99%,增幅在江南八区中位列第三。全年财政支出15.07亿元,同口径增长1.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4.34亿元,增长19.5%。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绩显著。2008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2.4亿元,同比增长16.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区08年专利申请730件,同比增长67.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6件,同比增长91.4%;授权专利401件,同比增长72.1%。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在全区参加高考的1122名考生中,被专科以上各级各类高校录取889人,录取率79%,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395人,比去年净增50人,占考生总数的35%,比率比去年提高4.1个百分点。中考质量稳步上升。全区达到省重点中学投档控制线的考生共1360人,占考生总数的38%。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08年,栖霞区顺利接受了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复查;顺利通过了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燕子矶中学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在省政府教育督导考核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单位”。我区还被评为“2006/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收费示范区”、“南京市幼教工作先进区”;石埠桥小学、八卦洲下坝小学被认定为“南京市现代化小学”;栖霞中心小学等3所学校创建成为“南京市绿色学校”;童佳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被认定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栖霞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创建成为“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加大教育事业发展投入。新建改造了华电小学、伯乐中学、燕子矶中学等一批学校,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债务1352.41万元,发放中高职学生助学金579.5万元,安排10名优秀教师出国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