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南京市溧水县统计局

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重2.7%、66.6%和30.7%。工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在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总额达31.95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工业投资所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一直在65%以上,其增速也远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的强劲增势,有力地支撑了全社会投资的增长。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运输客运量达71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6800万人公里,均比上年增长了4.9%。完成货物运输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4%,货物周转量33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9%。

2005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70万元,同比增长5.4%,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400多万元,比上年增200多万元。城乡拥有固定电话达10.66万户,比上年增加近7000户,其中住宅电话达9.4万户,比上年增加4000多户,公用电话达到4655部,比上年增长了1倍多。

溧水县旅游业发展再上新高。2005年旅游部门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战略思想,着重于“六个依托”,全力拓宽旅游市场,加速发展溧水县旅游业。2005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达3.15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全年共接待游客4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3%。上半年有一家大酒店通过了二星级验收,使全县星级酒店增至三家。下半年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区创建国家级3A级景区通过验收。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零售市场红火旺盛。2005年全县实现社消费品零售总额28.7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5.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餐饮业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3亿元,比上年增长6.66%;集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个体、私营经济完成2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6%。四大亿元市场成交额达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进口贸易大幅下降,2005年全县出口总额达67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9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56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67%,进口额仅有1668万美元,同比下降了64.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5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5.74%。引进横联资金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42.13%,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31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县共实现财政总收入88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062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财政支出7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9.6%。增值税(全口径)、消费税收入33337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9545万元,个人所得税41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8%、17.3%和59.7%。

金融形势平稳、有序运行,存贷款稳定增长。2005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258800万元,比年初增长8.8%,各项存款余额达4532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97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县人均储蓄余额达7370元,比上年增长17.6%。

保险市场总体保持良好,居民参保意识逐步增强,保险业务量平稳增长。2005年全县商业性保险保费收入达973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470万元,增长5.1%,其中:财产保险156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3万元;人身保险817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448万元,增长5.8%。全年赔款支出1559万元,比上年下降了61%,其中:财产险支出1064万元,比上年下降25.8%;人身险支出495万元,比上年下降了80.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技术创新迈出新步伐。2005年溧水县围绕“工业强县”战略,通过组织实施一批“星火”、“火距”、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基金项目,做到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南京飞燕公司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火距高新技术企业,南京九龙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电动机电机控制器、高纯度苯甲酸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高品质钒铁、变形镁合金等5个产品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14家),高新技术产品29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21个)。另外,溧水县有20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中,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2项;市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2项,市级其它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0多项。

教育发展迈上新平台。县第三高中创建“三星级”高中,明年接受评估验收,二初中等四所中学创省示范初中已通过评估验收,2所小学创市实验小学、1所小学创市科技特色学校、1所中学和1所小学创市艺术特色学校分别通过验收。教育质量有了新突破。一是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7645人参考,600分以上69人,占全市570人的12.1%,人均总分451分,超全市人均分440分11分,列全市前三名。共有7037人被高一级学校录取,升学比例为92.1%。二是高考取得理想成绩。2005年溧水县共有2000人参考,达本科线482人,比上年增加181人,增长60.13%,共录取1606人,其中本科640人,专科966人,升学比例达80.3%,超过省市平均水平。三是对口单招成绩优异,本科达线率居全市第二。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化阵地不断拓展。溧水县继续开展大型系列文化活动,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年初溧水县筹划了“生态溧水·2005南京溧水梅花节”大型文艺演出,组织了大东门“秦淮第一街”元宵灯会和民间文艺展演。这些大型活动,提升了溧水的知名度,塑造了新世纪溧水人的良好形象。县文化部门将19场综艺节目下乡演出,满足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一至赞誉。努力为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的后备人才,积极引导溧水县创作人员进行文艺创作,创作作品二胡独奏《观灯》获市第六届少儿艺术大赛优秀创作奖、表演二等奖,组织的少儿美术、书法创作作品参加市第六届、省第四届少儿艺术大赛获金奖、银奖多个。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05年末,全县拥有医疗机构22家,拥有病床785张,卫生技术人员95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363人,注册护士304人,全县有村卫生室111家,乡村医生24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