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十五”期间的最末一年,也是浦口新区成立的第四个年头。一年以来,浦口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4%,增长速度在南京市十三个区县中列第一。与此同时,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环境质量控制较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经济、社会生活中仍存在着一些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如苗木销售的价跌量减,对部分苗木主产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工业经济总量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不多,产业集聚程度亦有待提升;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总体经济的增长,以贸易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仍是服务业的主要成份。 一、综合经济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7亿元,与上年相比,可比价增长率分别为9.7%、25.6%和16.3%。从下表中可以看出,统计口径的调整虽然使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但由于第二产业增长较快,其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却超过了第三产业,达到49.7%。 二、农林牧渔业 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量水平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可比价增长率为9.7%。农业经济结构变化不大,农业总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8%,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4.0亿元,增长13.2%,比重为16.9%,微升0.1个百分点;牧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7.1%,比重为25.3%,下降1.3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4254万元和2869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50万立方米,改造低产田9.8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9公顷,江河堤坝累计达标22公里,改建渠道90公里。 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94万千瓦,拥有各种大、中、小型拖拉机3974台,排灌动力机械5775台,各种水泵4720台,联合收割机94台。全区机耕面积1.56万公顷,机灌面积1.05万公顷,机播面积0.51万公顷。 三、工业 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总产值156.2亿元,增长25.1%。从经济总量上看,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经济的比重已由上年的75.9%上升至78.0%;镇街工业、区属工业和在地企业三大板块,总量分别为143.6亿元、28.3亿元和28.4亿元。2005年已有5个镇街工业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其中珠江镇32.6亿元。2005年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显著改善,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稳步上行。237个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0个,企业亏损面为12.7%,比上年的21.5%下降了8.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736万元,比上年减少73.8%。产品销售收入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实现利税13.8亿元,增长23.0%。产品销售利润率4.76%,与上年基本持平;流动资产周转率233.7%、总资本贡献率12.26%,分别比上年上升8.8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 四、投资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3.2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41.8%,总额为30.2亿元,比上年增长71.5%;房地产投资占37.2%,总额为26.9亿元,比上年增长65.0%。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方向仍是以商品住宅为主。全年商品住宅投资总额24.4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89.6%。商品住宅建筑施工面积33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80.7%和136.4%。总体来看,本区商品房价格已趋于平稳,年内波动幅度不大,但房屋销售行情较好。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倍和2.7倍。 受投资增长的拉动,建筑业增幅巨大。2005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1%。55家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7.8亿元,主营业务结算收入20.5亿元,利税总额1.1亿元。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第十建筑工程公司和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等4家建筑业企业,实现了建安产值过亿元。 五、服务业 2005年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区服务业增加值6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增长速度比上年的20.6%回落2.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房地产、旅游、其它服务等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贸易业仍然是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2005年贸易增加值为37.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6.3%。而烟草局系统增加值达22.0亿元,占贸易业增加值的59.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全年贸易业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为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4亿元,增长16.0%。南京红太阳商业大世界、泰山庙农副产品市场、浦东路农副产品市场和江浦凡星综合市场等四大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商品成交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以旅游、房地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为我区服务业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全年景区旅游接待量8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2%和25.0%。旅游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5.1%;房地产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28.6%,均高于服务业的总体增幅。 六、对外经济 近年来,浦口开发区和镇街工业园区建设较好,园区功能更加完善;重点骨干企业的大市场意识逐步加强,产品档次有所提升。这为我区经济“走出去,引进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出口创汇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8%;合同利用外资4.0亿美元,增长26.3%;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6.0%。47家外资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实现利税3.7亿元,增长87.3%。 七、城建、环保 为全面提升我区的城市功能,2005年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全区用于城市基本建设或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0亿元。投资1000万元的求雨山文化广场、投资4500万元的浦珠路北延工程以及滨江大道一期工程、桥北路整治一期工程等均于年内完工或交付使用。城市建设更加注重计划性与科学性,在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抓紧制定功能性或区域性的详规。年内完成了桥北地区和沿山大道一期控制性详规,并通过专家组评审。初步完成了珠江镇、浦镇东门、浦镇南门三个热点地区及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控制性详规。中心城区排水规划、干道网规划和全区镇村布局规划等也在加紧进行。坚持建管并举的原则,加大“违建”的查拆力度,全年拆除违章建筑108户,拆违面积1.44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