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2-0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6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连开发区。)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落实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新发展方针,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保持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宜居程度不断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升,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2006年,大连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3亿元,可比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4.7亿元,可比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7.5亿元,可比增长22%,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3:35。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收入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税收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8.3%。财政支出2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

二、工业经济

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31.3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05.3亿元,同比增长26.1%。

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2006年,全区排名前60位产值大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46.4亿元,占全区的68.7%。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4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五位的支柱行业(石油加工、通信设备及计算机、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62.1亿元,同比增长 15.8%,五大行业合计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9%,说明我区工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工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2006年全年,全区工业产销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1.1亿元,同比增长21.3%,产销率97.6%。

万元产值能耗不断降低,全年工业用电17083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每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耗电169千瓦时,同比下降5.6%。工业用自来水2457万吨,同比增长2%,每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耗水2.4吨,同比下降17.2%。

三、招商引资

2006年,全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17个,增资项目73个,合同外资金额1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利用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区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7个,占全区新批项目总量的31.6%,合同金额6.35亿美元,占全部新批项目合同金额的比重为46.8%。新批项目平均合同金额为1721.7美元。  全年批准增资项目73个,累计增加合同外资金额3.56亿美元。重点项目对拉动全区经济发展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显现。一汽大众发动机项目,计划于明年年初正式投产,该项目将成为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赛迈道依次农机、凯斯克船机等项目定于明年开工建设,将有力推动开发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增资成为我区今年招商引资的一个新亮点。今年增资项目主要集中于以中远船务、东芝电视、蒂业技凯、旭硝子玻璃、汉拿空调等为代表的大项目,增资规模达到3.05亿美元,占总增资的66%,充分体现了大项目在我区利用外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截至2006年末,全区累计批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2154个,项目投资额212.9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36.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1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988.3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505个,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18个。

四、对外经济贸易

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进口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出口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8%。按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6.99亿美元,增长27%;加工贸易出口52.1亿美元,增长17%。

2006年,全区实现产品出口的企业有544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75家,比去年增加19家,共实现出口50.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85.8%;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9家,共实现出口31.6亿美元,占全区的53.5%。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出口产品共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个。对六大贸易市场的出口总值为56.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排在前三位的贸易市场分别是日本、东盟和韩国。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增强,全年实现机电产品出口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1.5%;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1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出口总额的39.8%。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2%,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20.5亿元,同比下降6.4 %;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4亿元,增长40.7%;房地产完成建设投资31亿元,增长66.8%。基础(公共)设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房地产建设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5%、62%和23%。

工业项目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较大。2006年全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完成67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9.4%。其中投资额超亿元的工业项目有14家,共完成42.2亿元,占工业项目建设投资额的62.9%,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纵观2006年工业项目投资完成情况,内资工业项目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48.2%,其中大化甲醇完成7.4亿元。三资工业项目投资幅度也较大,达到37.0%,其中合资企业增长85.8%,主要是由于西太洋石油、三洋压缩机和大众一汽发动机三个大项目的拉动作用。独资企业工业项目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3.8%。其中超亿元的项目有帝业技凯、菱星汽车、爱丽思生活用品、泛太汽车、斯凯浮(大连)轴承与精密技术产品、罗姆电子、奥镁、吉田拉链等。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大幅增长,需求持续旺盛。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9亿元,占房地产总投资的77.0%。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26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3.2%。其中今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1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1%。

2006年开发区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达93.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达8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4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为36.6亿元,同比增长46.3%。空置面积为25.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17.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