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2-0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5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先导区党工委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紧紧抓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重点突破,开拓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50.1亿元,可比增长30.9%,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1.9亿元,增长20.6%。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2.2:61.8:3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72.7%和26.5%。其中,工业贡献率为65.3%,仍是支持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完成地方综合财政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37.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7.4%;国地税共完成税收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66.5%。

二、工业经济

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62.4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25.4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1%。

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2005年,全区排名前60位产值大户完成工业总产值715.5亿元,占全区的74.3%。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78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66.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前五位的支柱行业(石油加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制造、电器机械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538.2亿元,同比增长27.3%,拉动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五大行业合计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9%,比上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说明我区工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工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2005年全年,全区工业产销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8.7亿元,同比增长24.7%,产销率98.0%,上交税金总额26.7亿元,增长7.1%,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被辽宁省政府授予“2005年度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纳税十大企业”荣誉称号。企业用水用电量均衡增长,工业耗水量2415万吨,增长21.1%。工业耗电量16.25亿千瓦时,增长17.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2.8亿元。

三、招商引资

2005年,全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1个,增资项目76个,合同外资金额16.7亿美元,同比增长85.6%;实际使用外资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86.6%。

利用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区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00个,占全区新批项目总量的55.2%,合同金额25.2亿美元,占全部新批项目合同金额的比重为72.4%。新批项目平均合同金额为1730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44美元。其中德国的大众、蒂森克虏伯,日本的松下、三菱等为世界500强企业,瑞典的SKF、日本THK、荷兰IMC、奥地利RHI等也在世界同行业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全年批准增资项目76个,累计增加合同外资额1.2亿美元。斗山发动机的落户和大洋商船、东方精工等项目的破土动工,对韩国中小配套企业入园投资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在已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中,欧美投资项目占到了50%。日本THK的投资、奥镁贸易大连公司以及中远船务总部的落户,使开发区实现了外商伞型公司、总部经济和外商非加工贸易领域的突破。

截至2005年末,全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037个,项目投资额192.7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26.0亿美元,实际 使用外资金额60.9亿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946.2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468个,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16个。

四、对外经济贸易

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进口50.2亿美元,同比增长8%;出口5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按出口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出口5.52亿美元,增长49%;加工贸易出口44.58亿美元,增长23%。

2005年,全区实现产品出口的企业有405家,其中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56家,共实现出口43.2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85.8%;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7家,共实现出口27.1亿美元,占全区的53.9%。在辽宁省政府评选的“2005年度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十大企业”中,我区的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大连)公司、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七家企业榜上有名。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出口产品共覆盖99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个。企业出口国家的集中度所降低,排名前十二位的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2.5%下降到91.7%,外贸出口居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日本、韩国和香港。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增强,全年实现机电产品出口2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0.7%;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占出口总额的33.7%。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5%,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21.9亿元,增长46.4 %;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9.7亿元,增长38%;房地产完成建设投资18.6亿元,增长40.2%。基础(公共)设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房地产建设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1.8%、59.6%和18.6%。

征地动迁和回迁房建设增势强劲,全年征地费、动迁补偿费和动迁房建设7.7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35.1%。项目建设投资大幅提高,如一汽大柴、大众一汽发动机等项目的投资额均超过5亿元。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项目投资均出现较高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9%和88.9%。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共完成投资18.6亿元,其中完成住宅投资15.5亿元,占房地产总投资的83.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9.3万平方米,增长16.1 %,金湾实业、华安房地产、盛和房地产投资均突破2亿元。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

2005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增长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5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2亿元,增长16.0%,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8.0%,增幅居各行业之首。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其中吃、穿、用三大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7.0%、14.3%和15.0%。通讯器材等热点商品继续旺销,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7.6%、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增长15.0%、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2.0%、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4.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