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十、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

规划:年内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3项,规划面积27.4平方公里;完成详细规划120项,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完成土地挂牌前期规划39宗,规划面积192.0公顷;完善了城区交通道路规划体系,总用地96.1公顷。共处理违章建筑11家,面积1.1万平方米。

年内共挂牌39宗地,摘牌成交36宗,成交面积138.4公顷,土地出让金收入9.5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完成12条路街的新建和改造任务,摊铺沥青砼路面7.8万平方米,改造道边石7366米,新建和改造各种下水井236座、排水管2942米,铺设人行步道方砖1.25万平方米,新建路灯150基。高标准完成了金湾路与疏港路互通匝道工程建设,实施了中心广场改造,北山路南段延伸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民主街西段道路新建工程竣工通车。

住房保障:开工建设了二期经济适用住房,总面积11.1万平方米,可提供房源1100套。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出台《大连市金州区廉租住房补贴实施细则》,为12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47万元。启动23.8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建设,可基本解决机关、事业单位无房户和教师、军转干部、各类人才、离休老干部的住房难问题。

城市绿化:全年投入城市绿化资金4500余万元,新增绿地30万平方米,栽植大树1.1万株,其中常青树6606株;栽植各种乔木10.1万株、灌木50.1万株,栽植行道树2000余株;栽植花卉60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近1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环境空气四项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年内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90.4%。金州湾海域各类功能区水质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北大河水库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区各功能区及道路交通噪声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完成了《金州生态区建设规划》初稿的编写。截至年底,全区生态示范村已达到24个,后石村成为大连市第一个通过国家级生态村评审的单位。石河镇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区乡镇无污水处理厂的历史。继续进行小黑山保护区生态监测。

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全年受理新项目933项,依法否定50项,全区没有新增重污染企业。及时对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全年共验收338家,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及时给予指导和服务,限期整改再予验收。

节能减排:全年完成减排COD320.4吨,SO2520吨,烟粉尘1730吨。对32家老污染源单位进行了限期治理,已有28个单位完成了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关停并转迁,龙王、金山、二十里堡3家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已全部爆破拆除。

执法监督:全年共出动监察人员2000余人次,监察1300余家,其中处罚25家,对50余家做出停产及限期整改决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放射源的控制。全年共拆除锅炉34台,拔掉烟囱33根。

十二、教 育

基础教育:全区拥有幼儿园142所,专任教师608人,在园幼儿0.9万人,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1%;小学42所,专任教师1707人,在校学生3.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6所,专任教师1406人,在校学生1.9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3%;完全中学1所,高中5所,专任教师833人,在校学生1.1万人,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3%,其中,本科进线率达83.4%,有101名考生高考总分超过600分。

中等职业教育:全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877人,毕业生375人,其中有700余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423人考入成人和高等院校。实习就业率达到90%以上。

高等教育:5205名考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1633科次,有500余人年内获得了本、专科毕业证书。

办学设施:高水平、高质量通过了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投资2710万元扩建、维修了30余所中、小学校舍,城乡中小学全部实现校舍楼房化。投资100万元完成了50所学校的绿化。远程教育二期工程如期施工,投资432亿元为近80所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和信息化平台软件。投入845万元让3万余名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全区中小学100%达到大连市标准化学校标准。全区中小学图书馆(室)100%通过了省图书示范校验收,在全省首批进入图书示范区。

教师素质:按照“教师为本、学校为本、研训一体”的理念,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全年送教下乡100余次、200余课时,受训教师3000余人;与大连大学合作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聘请东北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现场指导干部教师51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共有67名教师获奖,其中国家级28名。师资队伍不断专业化,校长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

十三、卫 生

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66个(含诊所和村卫生室233个),其中,医院 12个,卫生院8个,门诊部6个,妇幼保健院1所,诊所65个,村卫生室168个。实有床位数246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5.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25人,其中执业医师862人,注册护士943人。

预防保健:建立了区、乡两级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疫情专网。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对饮服行业2.7万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共确诊麻疹病例8例,发病率为1.43/10万,同比下降87.2%,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种1975例,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9种931例,死亡1例;丙类4种1044例。全区规划疫苗覆盖率、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首针接种率、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及建卡率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2%,婴儿死亡率4.9‰,无孕产妇死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全区共有21.4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筹资标准由上年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40元。我区被评为“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区”。

科技兴医:完成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申报省级5项,市级16项。选拔了20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分别派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医疗技术水平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半年。完成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的634学时全科医学知识和乡镇卫生院临床护士360学时的社区护士岗位知识培训工作。有7名护理人员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