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四、文 化 艺术表演:成功举办了“文化下乡民族音乐与综艺类专场演出”、“新春民族音乐会”、“新春灯会”、“迎春电影活动月”及“24届百花会暨巡游表演”等5大元旦春节期间的系列文化活动。孙晓燕创作的小品《邀请》在省群星奖比赛中获金奖,张柯主创的4部作品获市群星奖金奖。 社会文化活动:精心策划了以2007中国大连大樱桃节系列文化活动为代表的9大专题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以“新农村、新城区”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城乡共计演出300余场。金州区被命名为“辽宁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戏剧)”、龙舞活动之乡。石河街道被命名为“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舞蹈)”,七顶山街道被命名为“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器乐)”。 非遗申报:非遗申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州古琴音乐艺术》、《梅花螳螂拳之六合棍》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德记号中医药文化》等6项被确定为市级非遗代表作项目。 广播电视:金州电视一台全年播放节目5678小时;金州电视二台全年播放节目5940小时;调频广播全年播放节目6576小时。广播电视全年发射19516小时,共播发新闻稿件5312条,摘播稿件5109条;播发新闻类专题600期;文艺类专题468期;新闻、专题对上报道168条,其中中央台5条,省台22条。全年播出电视连续剧2405集;电影730部;儿童动画片730集;综艺节目专题1095期。全区农村634个自然屯全部通上有线电视,在全省区市县中率先实现屯屯通有线电视。 十五、体 育 群众体育:新建社会体育指导站18个,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名。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各级各类赛事30项38次,近4万人次参与。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国际登山大会和金州区第五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在亮甲店街道、杏树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的14个村建起标准篮球场和室内外乒乓球场,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 竞技体育:全年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共获全国比赛第1名2人次,省级比赛第1名4人次,市级比赛第1名37人次。三十里堡街道获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篮球示范村篮球赛”亚军。全年通过区体校等向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92名。体育场全年共承办各类大型赛事26场。 十六、人口 就业 人口:全区年末户籍人口477615人,比上年末增加3684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61911人,比上年增长3.8%,占54.8%;农业人口215704人,比上年下降2.7%,占45.2%。男性人口238135人,占49.9%,女性人口239480人,占50.1%。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分别比上年上升了0.97和1.1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7%,比上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全区年末从业人员26.8万人,增加0.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1万人,减少0.2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7万人,增加0.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万人,增加0.2万人。全区城镇单位年末在岗职工4.6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就业、再就业:年内实现实名制就业1.99万人,其中,稳定就业8342人,困难群体就业2354人。实现实名制培训7033人,培训就业率达到59.8%。全区公益性岗位、开发性岗位共安置困难群体就业0.5万人,新增的1200个岗位已经落实。全区无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共认定享受“4050”人员双险补贴1.4万人次,发放补贴1772万元。向27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6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4%,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 十七、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0755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818元,比上年增长19.8%。 房改资金:全年筹集各项房改资金1.63亿元,其中,住房公积金1.61亿元。房改资金运用和使用3.6亿元,其中,运用房改资金发放个人政策性抵押贷款1900户,金额2.6亿元。 社会保险:截至年末,全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万人,征缴保险金4.0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9万人,征缴保险金98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6万人,征缴保险金43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万人,征缴保险费2430万元。为3.3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月足额社会化发放养老金。全区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461个,参保人员13.2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1.7亿元,支付1.1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金州区城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目前参保人数2274人。出台了《金州区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及《金州区国家公务员慢性病部分门诊费用补助办法》。 最低生活保障:全区城乡低保对象达到5963户、1.1万人,其中,城市低保户2550户、4848人,农村低保户3413户、6118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557万元,其中,城市952万元,农村605万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1800元。城市和农村低保保障面分别为2%和2.6%。 扶贫帮困:继续开展以连心扶助为主要内容的“春风行动”。区总工会全年走访慰问困难企业61家,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困难农民工1.2万人次,捐赠资金和物资价值238.9万元。继续开展 “金秋助学”活动,共发放助学金49.36万元,资助494名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帮扶救助贫困残疾人3325名,资助56.6万元。对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家庭实施基本生活救助,共发放1689份米面油,价值25.4万元。建立爱心医院、爱心药房,为困难职工发放“爱心卡”、“特别温暖卡”,为353名困难职工就医、购药减免费用4.6万元。 社会救济:全年救助城乡困难居民2.2万人,发放临时救济金218.4万元。发放21万元救助符合医保条件的城市救助对象1925人。发放10.9万元救助农村大病29人。发放“3.4”风暴潮救灾款92.9万元,被褥、毛毯300套。向城市低保户分别发放菜金、肉金补贴13.2万元、12.7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全区养老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300多张。全区福利企业实现销售额7.7亿元,利税7165万元,安置残疾职工1300余人上岗,并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刑事案件:全年共立刑事案件3332起,比上年下降7.5%。破案1465起,刑拘583人,捕诉538人,劳动教养78人,打掉犯罪团伙48个,抓获各类网上逃犯219人。共侦破贩毒案件4起,收缴毒品折合******1032克。 交通管理:对信号相位进行了调整,年内新建信号灯5处,迁移改造信号灯1处,设置各种交通标志96面,施划交通标线9万平方米。全年共检查车辆2万余台次;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88起、死亡33人、伤201人、经济损失65万元,四项指标分别增长23.4%、0.03%、22.8%和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