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投资构成: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8.2亿元,增长23.6%;第二产业投资81.5亿元,增长50.9%;第三产业投资69.6亿元,增长70.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7.7:52.6:39.7调整为5.1:51.2:43.7。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5.6亿元,增长4.9%;非国有经济投资143.7亿元,增长63.7%,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由上年的14.5:85.5调整为9.8:90.2。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投资额28.4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商品房建筑面积212.2万平方米,增长65.0%,商品房竣工面积75.6万平方米,竣工率35.6%。商品房销售面积97.3万平方米,增长4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8.9万平方米,增长65.0%。商品房销售额30.8亿元,增长58.5%,其中,住宅销售额27.3亿元,增长76.0%。二手房市场成交5789宗,比上年下降8.7%;成交面积39.1万平方米,下降22.5%;成交额6.1亿元,增长45.7%。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

交通运输:全区乡级以上公路61条,总里程达到523.8公里,比上年增加10.0公里,其中,国道2条78.5公里;省道2条16.1公里;县道15条195.5公里;乡道42条233.7公里。按国土面积计算,乡级以上公路密度为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8.7公里,比上年增加了0.9公里。拥有乡以上公路桥梁237座6942.6延米,比上年增加8座153.8延米。

全区拥有各类机动车辆5.2万台,其中,公路货运车辆1.1万台,增长13.8%,客运车辆392台,出租车辆686台。公路货运量3453万吨,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个体2091万吨,增长11.6%;公路客运量1817万人,比上年增长12.0%,其中,个体472万人,增长13.7%。公路货运周转量9.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个体6.8亿吨公里,增长13.0%;公路客运周转量2.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个体0.8亿人公里,增长11.7%。

邮政电信:邮政部门完成业务总量3583.5万元,增长23.3%。处理各种函件183.9万件,包裹5.9万件,国内汇票17.5万笔,特快专递10.9万件,订销报刊累计份数681.4万份,其中订销报纸645.9万份。电信部门完成业务总量1.8亿元。年内电话放号完成3.2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1.7万户。IC等公用电话发展到1.7 万户,因特网用户达到3.5万户。本地电话用户达到26.8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5.6万户。

六、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零售额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商业0.5亿元,增长2.5%;集体商业0.4亿元,下降7.0%;私营和个体商业51.0亿元,增长15.7%;有限责任公司商业1.3亿元,增长43.1%;股份有限公司商业0.3亿元,增长171.5%。零售额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43.6亿元,增长15.6%;餐饮业9.9亿元,增长20.0%。零售额按消费品构成划分,吃的商品24.1亿元,增长16.6%;穿的商品11.0亿元,增长16.4%;用的商品17.1亿元,增长16.0%;烧的商品1.4亿元,增长16.3%。

商品交易市场:城乡各类市场71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8处,生活消费品市场63处。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30.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4处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实现成交额13.9亿元,增长2.3%,占全部成交额的45.1%。

商业设施建设:全区拥有连锁超市148家、精品屋(店)600个、专卖店360个。年内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和“百村十镇”工程,全区新建、改扩建农家连锁店148个。

七、外经外贸、旅游

利用外资:全年新批外资项目99个。签订合同外资总额2.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83.7%。在利用外资项目中,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仍是利用外资的重点,注册金额占64.5%。除了传统的三资企业外,我区利用外资中出现了外资并购和BOT的形式,并呈不断增加趋势。

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6.6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额达到12.5亿美元,增长16.1%。从出口的主要品种来看,电子元件、服装、木制品和水产品仍是我区出口的支柱产品。上述产品全年出口创汇额8.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创汇额的69.6%。从出口国别来看,日本仍是我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区对日出口 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39.2 %,对韩国和美国出口额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1.6%和18.9%。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出口创汇千万美元以上企业不断涌现。全区共有 21 家企业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21 家企业共实现出口创汇额7.5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创汇额的60.0 %。

旅游: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7万人次,增长10.6%,其中,海外游客3.9万人次,增长8.3%。旅游业总收入3.4亿元,增长14.1%。全区旅游基础设施总投资5460万元,其中,金渤海岸旅游渡假区投资3470万元,东沟农业旅游景区投资880万元,后石村乡村游投资460万元,向应镇红色旅游景区投资450万元。

八、金融 保险

金融: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9.6亿元,比年初增长17.0%。居民储蓄存款118.2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4.5亿元,比年初增长21.3%,其中,短期贷款60.8亿元,增长12.3%;中长期贷款28.2亿元,增长6.4%。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货币净投放10.5亿元。

保险:各项保费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5亿元,增长22.4%;财产险保费收入0.7亿元,增长15.2%。各项赔款支出0.6亿元,增长22.6%。未决赔款0.2亿万元,增长29.2%。

九、科技、技术质量监督

科技立项:全年共确定了74个区级科技项目,拨付研发资金1350万元,资金总额增长17.4%,其中,贷款贴息项目18项,占项目总数的24.3%,支持资金达593万元。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2项,其中,市级20项;省级6项;国家级6项。被列为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其中,市级7项;省级4项;国家级5项。

科技成果:全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7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组织8个项目参加大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有6个项目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专利授权量达到76件,增长20%。

高新技术: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6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6亿元。由大连傅氏集团承建的我区第一个工业科技项目孵化器主体工程竣工。大连吉星电子有限公司承担的“柔性印制电路板”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基金计划;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斜管沉淀罐XG-4000”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