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总数达20.3万人,参合率达98.32%,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人?年。调整用药目录,改用《金州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施大病救助和门诊大病补助。

科技兴医:申报大连市医药卫生新技术5项,通过审批3项,并对临床应用项目进行质量追踪检查。申报大连市医学重点学科5项。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项,全部通过审批,申报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7项,通过审批的15项,现已经完成所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我区有10名护理人员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护士。开展卫生技术人员技术培训2157人。

十四、文 化

全区拥有区级文工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1处。

艺术表演:区影剧院全年接待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10场。年内有3部小品和声乐、器乐、舞蹈等参加市级“群星奖”选拔赛。培育申报了一批省民间优秀艺人,其中李本生、李成家被评为省民间优秀艺人。

社会文化活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8个,申报市级特色文艺活动基地9个。各乡镇、街道村及社区共开展广场文化活动540余场,举办专题文化活动8次。电影公司完成辽宁省优秀电影进农村电影放映50场,举办义务电影放映周活动1次。举办“唐韵和风”中日琴诗书画交流、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新城区、新农村、新金州”主题摄影比赛等活动。

图书馆:完成了搬迁重建工作。全馆回溯建库图书40476种89932册,开展读者活动6次,举办了“倡导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为主题的图书馆宣传周活动。

文博工作:举办了河北泥人彩塑展览,参观人数达千余人;举办了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宣传日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完成了搬迁重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新馆布展大纲;加强了民间收藏借展的联系工作。衙署博物馆进一步探索文化产业开发,不断引导古玩市场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金州电视一台全年播放节目5208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5小时35分;金州电视二台于2006年5月1日开播,全年播放节目3360小时,平均每天播放10小时;调频广播播放节目5736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7小时20分。广播电视共播发新闻稿件5080条,摘播稿件2068条;播发新闻类专题462期;文艺类专题450期;新闻、专题对上报道492条,其中中央台5条,省台98条,市台389条;播出电视连续剧2045集;午夜剧场单本影视片559部,儿童动画片364集。全年乡镇有线电视新增加入户2000户。

十五、体 育

群众体育:全年共开展群众体育比赛20余次;组织了22名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市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举办了3期国家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区1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了培训;举办了2期体育健身操、健身舞培训班;举办了中小学生田径单项及、篮球、排球游泳选材比赛。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传统项目学校46个,其中市级10个;优秀教练员10名;常年坚持业余训练的青少年达3400余人。

竞技体育:我区运动员共获全国级比赛金牌2枚,省级比赛金牌4枚,银牌、铜牌各3枚,市级比赛第1名10个,第2名12个,第3名7个。先后有田径、自行车、游泳、羽毛球等项目分别向省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4名,市级12名。全年共承办中超实德主场、足协杯和亚冠杯比赛20场。

十六、人口 就业

人口:全区年末户籍人口473931人,比上年末增加2138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52348人,比上年增长1.1%,占53.2%;农业人口221583人,比上年下降0.3%,占46.8%。男性人口236395人,占49.9%,女性人口237536人,占50.1%。全区人口出生率为4.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6‰,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40和0.1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3%,比上年提高了0.01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全区年末从业人员26.4万人,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3 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3万人,增长3.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8万人,增长6.5%。全区城镇单位年末在岗职工45726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就业、再就业:年内,新增实名制就业1.67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就业3269人,稳定就业6525人。累计实名制培训8368人,培训后就业5109人,培训就业率为61.05%。累计有3.6万人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其中60%实现了就业,在实现就业的人员中有83%享受到了就业扶持政策。“4050”人员社保补贴共认定7757人,发放补贴6006人、988万元。以奶牛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区有4132人得到小额担保贷款9869万元。认定无就业家庭76户,通过开展免费培训后提供岗位援助已使无就业家庭成员中的86人上岗,实现了“无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就业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十七、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8069元,比上年增长19.8 %。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9030元,比上年增长22.8%。

房改资金:全年筹集各项房改资金14608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13945万元。房改资金运用和使用27199万元,其中,运用房改资金发放个人政策性抵押贷款1674户,金额20067万元。

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2万人,收缴保险金1.92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8万人,收缴保险金64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9万人,收缴保险基金20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34万人,征缴保险费1328万;全年为3.2万名企业离退休职工累计发放养老金3.32亿元。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3万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6606万元,支付养老保险金1.29亿元;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7万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6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2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119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69.5万元、工伤保险金15万元、生育保险金50万元。

基本医疗保险共有1296个单位11.92万人参保,收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26亿元,支付8476万元;高额补充医疗保险费收缴512万元,支付31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0.3万人,收缴基金2031万元,支付675万元。农村社会保险新增参保3161人,收缴保险费1913万元,发放养老金627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全年新批城镇低保163户276人,累计保障对象2423户4628人,保障面2%,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280元,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579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由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保障对象3061户5345人,累计发放保障金406万元,保障面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