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和谐金州、民营金州、特色金州”建设,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现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90亿元(按原方案),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7:62.3:30.0。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61193元,按年末汇率折算7845美元。

财政税收:地方财政收支增势强劲。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区本级收入1.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4%;各项税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占8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6亿元,增长23.8%。其中,城市维护费、文教卫生费和科技三项费分别增长24.7%、31.1%和20.1%。国税局和地税局共组织实现各类税收19.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2%。国税局完成税收9.0亿元,增长18.9%;地税局完成税收10.4亿元,增长33.4%。

二、农 业

农业产值: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6%)。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5亿元,增长16.1%,占89.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1亿元,增长74.1%,占10.6%。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14.9亿元,增长25.3%;林业产值0.2亿元,下降53.5%;牧业产值18.7亿元,增长17.8%;渔业产值9.7亿元,增长3.9%。

农产品产量:全区粮豆总产量14.9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玉米在面积减少2.7万亩的情况下,产量达到12.8万吨,增长5.3%。蔬菜总产量51.2万吨,比上年增长9.2 %。水果总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长17.3%。肉类总产量9.8万吨,比上年增长14.3%。禽蛋产量4.7万吨,比上年增长19.5%。牛奶产量6.3万吨,比上年增长77.5%。

林业:全区完成造林面积72公顷,育苗面积509公顷,栽植各种苗木710万株,投入资金1227万元。生产鲜切花881万枝,盆栽植物340.8万盆,观赏苗木2000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23%。

渔业: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0.7万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海洋捕捞产量7.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海水养殖产量13.7万吨,增长3.8%。水产养殖面积27.3万亩,其中,海上养殖面积、滩涂养殖面积和陆基养殖面积分别为9.8万亩、9.2万亩和5.1万亩。拥有各类机动渔船2101艘,总吨位1.5万吨。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6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7.8万吨,水产冷库40座。拥有育苗室113个,实现产值3.1亿元。

农业技术:全区引进经市级鉴定的新品种23种、新技术5项。新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6处,标准化饲养小区25个。

农业机械: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01万千瓦。新购各种机具550台(件),农机维修网点认证15个。农机监理完成拖拉机注册登记580台、车辆检验5600台。全年完成机播种、机械深施化肥18.1万亩,机械收获5.5万亩,机耕整地37.1万亩,机械灭茬6.5万亩,秸秆还田2万亩。

农田水利:全区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2.25亿元。动用土石方724万立方米,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782项。其中,新建蓄水平塘44座,扩建改造平塘6座,打大口井17眼,深井33眼,小井159眼,新建拦河截潜8处,完成重点集雨工程11项。新增灌溉面积1.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5万亩。开工建设饮水工程19项,完成饮水工程17项,解决3.7万人的饮水安全,并实现自来水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5万亩,完成除险加固水库3座。新修河堤13.7公里,加固河堤12.1公里,绿化河堤22公里。连续19次夺得省、市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获得全国农建工作先进县区称号。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8.6%。从登记注册类型看,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7亿元,增长21.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94.2亿元,增长51.3%;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产值0.4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72.7亿元,增长33.2%。从主要行业看,食品加工制造业完成产值49.0亿元,增长47.3%;纺织服装业完成产值21.1亿元,增长30.9%;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5.3亿元,增长79.0%;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4.3亿元,增长21.3%;精细化工业完成产值14.0亿元,增长11.9%;木材加工业完成产值12.9亿元,增长9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2.3亿元,增长75.9%。

产品产量:发电量13756万千瓦小时,增长4.1%;食用植物油产量0.7万吨,增长42.5%;罐头产量2.9万吨,增长11.3%;果汁饮料产量3470吨,下降16.5%;化学纤维产量5019吨,下降33.3%;布产量2151万米,下降4.5%;非织造布产量2.0万吨,下降1.0%;服装产量3434万件,增长5.1%;家具产量35.3万件,增长48.7%;化学农药产量7940吨,下降9.2%;纸箱产量6.6万吨,增长35.3%;塑料制品产量1.4万吨,增长1.5%;钢材产量10.9万吨,增长35.3%;水泥产量84.7万吨,增长10.7%;金属集装箱产量115.6万立方米,增长2.9%;交流电动机产量91.9万千瓦,增长12.9%。

产销衔接:完成销售产值188.2亿元,增长44.4%,其中,出****货值完成61.0亿元,增长12.1%;内销127.2亿元,同比增长67.5%。工业产品销售率98.3%。产销率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股份合作制企业102.0%;股份制企业9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8.3%;国有企业98.3%;集体企业95.6%。轻工业产品销售率比重工业高1.8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8.3亿元,增长42.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增长63.6%;利税总额8.7亿元,增长52.1%。亏损企业亏损额2.5亿元,同比下降10.5%,亏损面27.9%,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区112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93.9亿元,增长30.3%。其中,建筑工程88.6亿元,安装工程5.0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1.6亿元,集体企业2.2亿元,有限责任公司47.5亿元,私营企业42.4亿元。竣工产值77.3亿元,增长36.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3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在投资总额中,城镇投资86.0亿元,增长62.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57.6亿元、增长64.7%,房地产投资28.4亿元、增长58.9%;农村投资73.3亿元,增长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