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项目建设投资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幅较大的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增长84%,其中吉田拉链大连有限公司投资近亿元,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太平洋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完成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这些大项目的新建、扩建,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0年,房地产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一方面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吸引了许多内地的消费者到开发区来购房和投资。开建房地产、华美房地产、众益房地产等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精品工程,使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建销两旺。另一方面开发区一大批停缓建工程开始启动,其重点项目为金马路的中北大厦、收获大厦、王子大厦、人保大厦等,大部分项目已基本竣工,其中中北大厦成为开发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五、商贸、旅游 商业持续繁荣发展。2000年大连开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8%。 大连开发区重视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昌临旺客隆连锁有限公司连锁业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0年,昌临旺客隆在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15个,年销售额达1.2亿元。同时注重调整经营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友谊商店在原来经营品种的基础上,2000年推广国内外知名品牌,取得良好效益;汇通购物广场易名为胜志大厦,定向经营服装,年销售实现1亿元。 商业企业店容店貌改造取得成效。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的停缓建工程收获商业大厦当年开工当年开业;占地1.3万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开业;开发区商场扩建超市经营面积,增加经营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营面积6000平方米的海珍品市场已建成;开发区对本溪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成为开发区最靓丽的商业步行街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2000年大连开发区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开发区外商企业产品展销会,成交额达7000多万元,扩大了大连开发区的知名度。另外大连开发区组团参加了大连市在成都、哈尔滨、郑州、长沙等地举办的大连商品展销即经贸洽谈会。大连开发区企业的产品以其高品质赢得了内地消费者的青睐。其中珍奥核酸、东芝彩电、欧姆龙医疗器械、孔翎羽绒等名牌独具魅力,成为当地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投资额约10亿元的“渔人码头”已通过项目总体规划方案的评审,召开了“渔人码头项目投资发布会”。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5530平方米的集文化、娱乐、餐饮、购物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市场正式开业,投资1000多万元的南蛇子海滨浴场已基本建成并向社会开放,这些项目的建成促进了开发区旅游业的发展。 大连开发区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辟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体育之旅等3条旅游热线,体育之旅以实德足球和马家军训练基地为龙头,伴以花园酒店海水游泳馆,卧龙垂钓中心,益乐垂钓园,航飞射击俱乐部等景点推出开发区体育游线路。全年接待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旅游者5.3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315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5%和30.9%;接待国内游客851万人次,增长30.6%。 截至2000年底,全区星级旅游及涉外饭店已发展到11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2家,涉外饭店3家。全区中高档客房总数达2450间(套),床位4000余张。 六、科技进步 2000年,大连开发区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已经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精细化工领域的高技术产业群体。特别是1991年国务院在区内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来,以国内科研院所为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科技产业开始崛起,发展势头较好。据统计,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9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5家,建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14家,民族高技术产业产值31亿元,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37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14亿元,全区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0年,列入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通过市以上科技成果鉴定项目8项,其中3项科技成果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投资2.3亿元的凯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投资2.5亿元的东福彩色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的两大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中龙制药等7个新的生物制药项目已立项,生物制药行业成为我区投资最多的高新技术领域。同时一重集团工程技术中心投资建成的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区研发机构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华丰科技园一期工程竣工,拉开了企业建设科技园的序幕;注册资本6000万元的辽宁成大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成为我区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技术股份化改制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新亮点,全年有7家企业转制,实现人才和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全区共引进涉及能源、机电、新材料、医药等方面和高级科技人才174人,其中博士、教授、研究员14人,高级工程师160人。 七、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0年,大连开发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组织了近千人的服装节大型广场巡游表演,开展了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为主的企业纳凉晚会。大连开发区报社和开发区有线电视台主动调整办报、办台策略,扩版后的《大连开发区报》逐步走向市场,全区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大连开发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红梅小学的千兆校园网已正式投入使用,并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红梅小学还被评为“全国百所电化教育示范校之一”。教育教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是荣获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及其他奖项最多的一年。全年教师有9人获国家级奖,121人获省级奖,461人获市级奖。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学科竞赛中,有15人获国家级奖,19人获省级奖,另外二中、六中、七中获市级团体奖励。 2000年,大连开发区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近8000万的第八中学、第九中学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第九中学已交付使用。目前大连开发区拥有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大学两所高等学校,2所高中、1所职高、7所初中、12所小学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事业单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卫生医疗市场整顿工作收到显著效果,卫生保险工作、外资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