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保险:各项保费收入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5亿元,增长31.0%;财产险保费收入6908万元,下降5.1%。各项赔款支出63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未决赔款1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0%。

九、科技、技术质量监督

科技立项:全年共受理科技项目170项,其中工业82项,农业75项,社会事业13项,确定了67个区级重点科技项目。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2项,其中,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省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0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

科技成果:完成市级科技成果鉴定15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金州区种子公司连玉19号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一等奖。我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称号。

高新技术: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7.8亿元,增长24.3%;实现利税总额2.4亿元,下降9.6%。专利申请完成56项。

技术市场和民营科技:核准认定技术合同89项,其中,转让合同3项,开发合同16项,咨询合同3项,服务合同67项。实现技术交易额2545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40余家,其中,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0家。

科技普及:全区拥有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82个,其中新建4个。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740余期次,培训29万人次。

技术质量监督:完成计量器具检定3.93万台件,其中,强检0.85万台(件)。完成采标54项。办理和审验企业代码证3259份,办理IC卡1321份。完成条形码复审33家。为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咨询认证100家,全区累计达到400家。

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3件,结案率达到100%。抽检锅炉320台;检查充装站43个,查封气站3家;普查了10余家新老五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对9家企业进行了3C认证全面核定。

十、城乡规划建设

城乡规划:调整完善了金州城区总体规划,其中主要包括金州新城区产业区规划,规划面积4100公顷;新城区产业区首期工程规划,规划面积350公顷;大机车厂区规划,规划面积100公顷等。完成了金渤海岸填海造地控制性规划和滨海公路规划,规划面积分别为1027公顷和26平方公里;城区棚户区改造和挂牌拍卖地详细规划10余项;轻轨铁路的控制规划,规划面积30.9平方公里;石河省级农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207公顷;石河大连岛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90公顷;石河镇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61公顷;杏树屯镇小河口港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50公顷。

土地管理:土地市场清理整顿通过省级验收,实际查处违法占地案件54件,清理整顿了各类园区,对按政策取消的园区占地面积进行了核减,清理整顿了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调查结果已报省、市验收。完成了大连机车厂、大连锅炉厂等大型征地项目的土地规划调整10件。对金州大厦、金州水泥厂等16块土地进行了收购储备。全年审批城区各种建设用地38件,规划用地面积16.8万公顷;审批乡镇规划用地48件,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受理土地登记454件。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074万元。站前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城区沙土路20条。建成了城区煤气供应站,结束了金州城区没有煤气的历史。对香水路、金水路、南棉路、恒达花园小区、东山惠民街等20条道路进行了改造,摊铺沥青砼路面4.95万平方米,贯入沥青路面2.58万平方米,铺设边石1.03万延米、人行道方砖6万平方米,新建下水管道1580米、路灯636基。进一步实施明亮工程,在21个小区安装路灯386盏。

城市绿化:投入城市绿化资金974.3万元。新建绿地面积23.55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排土石方5200立方米,回填绿化用土1.5万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含花灌木)50.75万株,种植草坪4.49万平方米,栽种花卉47万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上年的9.8平方米提高到10.2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8.69%,比上年提高了0.59个百分点。

市容整治:审批规范性广告牌匾209份、彩虹门200份、破挖道55项。路面清扫保洁面积131万平方米,清除垃圾1.7万车,城市垃圾袋装化率达到85%以上。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监测: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工程。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占89%,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金州湾第二类、第三类海域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地下水达到国家Ш类标准。地表水、各功能区噪声、主要干道噪声监测值好于去年。

生态环境保护:金山社区、107中学、第三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被省、市评为绿色单位。有7个村通过验收被区政府命名为生态示范村,全区生态示范村发展到15个。市级以上环保模范企业发展到4家,有9家企业开展了ISO14000认证。向应现代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向应盛源有机食品基地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转换期认证,成为市级有机食品基地。

污染防治:全年污染治理投资3875万元。在全市率先实施环保公示审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全年受理审批项目669个,其中14项因污染等原因未通过审批。对81个单位进行了危险废物申报审核。治理污染81项,其中,废水治理16项,锅窑炉治理43项,停产治理水泥厂3家,关闭水泥厂1家。

执法监督:对1053家各种污染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475家不合格企业受到查处。对67家老污染源进行了验收监测,监测数据3.7万个。禽流感防治期间,对全区20多家集约化养殖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关闭了小黑山保护区内3家采矿点,对周边7家石英砂石加工厂进行了清理整顿。对北大河、鸽子塘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小黑山水源涵养保护区内的130多家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

十二、教育

基础教育:幼儿园174所,在园幼儿1.02万人;小学47所,在校小学生3.6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6所,在校初中生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8.4%;完全中学1所,高中6所,在校高中生1.2万人。95%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高考本科进线率达到92.69%。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3981人,毕业生1010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占80%,有234名毕业生考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