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000余科次,有近200人年内获得了本、专科毕业证书。

办学设施:全年教育各项投资2亿元,新建、扩建校舍24项,总面积达11.9万平方米。新建的金州高级中学占地202亩,总面积达5.12万平方米。全区中小学仪器设备配备完全达到大连市标准。初、高中100%配备了多功能教室。年内新增微机2363台,使全区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机比例分别达到14:1、13:1和9:1。建成金州教育网站,已有55所学校接入宽带网。

教师素质:年内,有738名“5.30”教职工提前退养,4966名教师实行竟聘上岗。公开招聘录用应届师范毕业生202名。完成了第二轮教师校际间交流,交流面达10%。

十三、卫生

全区拥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8个;实有床位227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85人,其中执业医师844人,注册护士868人。拥有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8个,村医疗点169个。我区荣获“辽宁省卫生城区”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辽宁省示范社区”。

预防保健:年内进行了8次传染病大检查。全区已连续5年无乙脑疫情。对253家医疗机构和15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新登记结核病人1876人,初治率达到96.9%,卡介苗新生儿接种率达到100%,结核病防治位于全市领先水平。对AFP病例监测1.28万人次。“五苗”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监测评估标准。

科技行医:在全市率先实现儿童预防保健微机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建立了7个爱滋病初选实验室,并全部通过市级鉴定。建立了体检中心。中医院开设了甲状腺同位素治疗专科。5所乡镇卫生院新配备了3导心电图机。石河、亮甲店卫生院晋升达标单位。年内,申报医药卫生新技术应用项目25项,其中,7项通过市级审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人员达到98.2%。对310名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十四、文化

全区拥有区级文工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1处。

艺术表演:区文工团国内演出20余场,组织大型文艺活动3次。“家和万事兴”春节电视综艺晚会、21届百花会、迎春灯会、焰火晚会等多项文艺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器乐、舞蹈、少儿美术作品等在省“老基地,新风采”系列文化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群众文化活动:城乡共举办广场文化活动295场。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春天的故事》、庆祝建国55周年《为祖国喝彩》乡镇社区文艺调演、《科技时代劲歌》、纪念人大成立50周年四场专题文艺演出。

图书馆:总藏书量10.8万册、件,书刊外借3.9万册次,年内共举办讲座14场,其他各类展览、大赛5场。

广播电视:金州电视台播放节目5856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6小时05分;调频广播播放节目5904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6小时18分。广播电视共播发新闻稿件4990条,摘播稿件5070条;播发新闻类专题868期、文艺类专题469期;播放电视剧1330集;午夜剧场单本影视片366部,儿童动画片366集。

十五、体育

群众体育:组织全区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3次28项。社会体育指导站发展到410个,国家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347人。全年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38万人次,体育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50%。新建8处市民健身路径。

竞技体育:举办区级比赛13项15次,参与省级比赛2次,市级比赛4次,获奖牌24枚。认真做好市十运会的准备和训练工作,共注册运动员364名。

承办赛事:承办了半岛晨报亿米乐业杯全国第二届徒步登山大会暨大连市第二届国际群众健身大会。承办中超、中甲比赛23场。成功地举办了全区第49届田径运动大会。

十六、人口就业

人口:全区年末总人口556458人(含流动人口),其中,户籍人口471719人,比上年末减少1992人,下降0.4%。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45933人,比上年增长2.9%,占52.1%;农业人口225786人,比上年下降3.8%,占47.9%。男性人口235677人,占50%,女性人口236042人,占50%。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7‰,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3和1.1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0%。

从业人员:全区年末从业人员24.4万人,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4万人,增长1.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2万人,增长10.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8万人,增长7.3%。全区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4.6万人,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在岗职工4.5万人,比上年增长13.6%。

城镇再就业:全区失业人员2.7万人,年内,介绍安置就业和再就业2.1万人,比上年增长40.0%,其中,稳定就业4969人,自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新增就业人数大于新增下岗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6%。对582人发放小额贷款1582万元。安置残疾人就业295人,比上年增长22.9%。

十七、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快速增长。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490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130元,比上年增长13.2%。

房改资金:全年筹集各项房改资金11126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9693万元。房改资金运用和使用10259万元,其中,运用房改资金发放个人政策性抵押贷款812户,金额7140万元。

社会养老保险: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9万人,养老保险费征缴2.1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万人,收缴4061万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2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4226万元,卫生系统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企业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3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007万元,领取失业保险金9544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8万人,共收缴医疗保险基金6452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2451户、4312人享受低保保障,共发放保障金558万元,月人均救助额110元。农村1941户、3764人享受低保保障,共发放保障金204万元,月人均保障58元。全区筹集扶贫帮困款物价值75.3万元,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217件,110户困难职工经过帮扶摆脱了贫困。扶持贫困残疾人210人,发放残疾人扶贫救济款333.2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第三批“星光计划”项目全部完成,投入资金180万元、设100张床位的亮甲店地区福利中心已竣工。全区拥有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2所,设床位180张,有养老人员68人。全区室内外老年娱乐健身活动场所达55个。全区福利企业1430余名残疾职工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