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五、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8%。

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9.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76亿元,增长8.6%;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22.7亿元,增长2.1%;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产值0.98亿元,增长44.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2.8亿元,增长1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饮料行业完成产值15.2亿元,增长15.1%;纺织行业完成产值4.7亿元,增长1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完成产值7.8亿元,与上年持平;机械行业完成产值1.4亿元,增长11.3%。

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食用植物油产量23.8万吨,增长43.3%;非织造布产量9410吨,增长9.3%;服装产量593.9万件,增长3.8%;家具产量21.3万件,增长7.6%;纸制品产量1.54万吨,增长41.0%;化学农药产量8211吨,增长6.7%;农用乳剂产量1.62万吨,增长7.4%;塑料制品产量5372吨,增长11.9%;成品钢材产量2.38万吨,增长98.3%;交流电动机产量26.5万千瓦,增长23.5%;电力电缆产量3164公里,增长57.6%。

产销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88%,比上年降低0.26个百分点,其中,集体企业产品产销率95.47%;股份制企业产品产销率95.87%;股份合作制企业产品产销率94.4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品产销率98.12%。

企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8亿元,增长15.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1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1.13亿元,增亏1416万元。

技术创新:年内,全区确定工业重点科技项目11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3个。大连互感器厂的"LVQB-110型SF6电流互感器"产品打入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的"高强度PAN基碳纤维"生产线,目前位居全国之首。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项,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星火龙头企业。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星火外向型企业。

六、建筑业

全区63家资质等级以上的注册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41.1亿元,比上年下降4.9%。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039个,其中,招投标承包工程724个,占69.7%;单位工程竣工个数867个,其中,优良工程378个,占43.6%。按单位工程计算,竣工率为83.4%。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全区有乡级以上公路35条,总里程420公里,其中,国道2条80公里;省道3条47公里;县道13条171公里;乡道17条122公里。有乡以上公路桥梁202座8364延米。全区公路货运车辆8987辆,客运车辆394辆。全年公路货运量2422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个体1554万吨,增长6.9%;公路客运量1160万人,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个体333万人,增长7.4%。公路货运周转量6.9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8%,其中,个体4.92亿吨公里,增长5.5%;公路客运周转量1.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个体0.6亿人公里,增长11.5%。

邮电通信: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54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处理各种函件375.6万件,包件7.9万件,国内汇票29.6万张,特快专递3.69万件,订销报刊累计份数490.4万份。电话放号完成2.47万户,IC等公用电话发展到1.19万户,因特网用户发展到2.1万户。到年末,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3万门,实装用户达到18.5万户,全区电话普及率达到35.9%,电话户装率达到97.7%。

八、国内贸易

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国有商业0.8亿元,下降5.3%,集体商业完成2.4亿元,下降11.2%;私营和个体商业完成25.2亿元,增长7.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8.1亿元,增长7.0%;餐饮业完成1.5亿元,增长9.8%。从消费品构成看,吃的商品销售11.1亿元,增长7.1%;穿的商品销售8.1亿元,增长6.7%;用的商品销售9.7亿元,增长7.8%;烧的商品销售0.7亿元,增长6.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4355万元,增长1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3744万元,增长7.5%;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368万元,下降28.4%。

商品交易市场:年内,新增消费品市场2处。城乡各类市场达到69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8处,消费品市场61处。金州北乐大市场、金州光明市场、金州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金州大市场、金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亿元。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26.3亿元。商业设施建设:建成肯德基金州分店,美国惠而浦公司品牌洗衣机、微波炉金州分店。新建各类超市6处,精品屋55个,专买店24个,连锁店12个。到年末,全区拥有各类超市20个,精品屋372个,专卖店130个,连锁店48个。昌临旺客隆物流配送中心和龙盛工贸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营业。

九、金融保险

金融: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17亿元,比年初增长1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8.6亿元,增长5.7%。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65.3亿元,比年初增长5.5%,其中,短期贷款51.7亿元,下降3.0%;中长期贷款8.2亿元,增长13.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货币净投放7.9亿元,比上年增长8.1%。

保险:全年各项保费收入19139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203万元,增长10.5%;人身险保费收入10936万元,增长56.1%。各项赔款支出7768万元,比上年下降8.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6406万元,增长15.7%;人身险赔款支出1362万元,下降53.3%。

十、科技

科技立项:基层申报区级科技项目144项,从中确定区级科技计划项目48项,其中,工业11项;农业27项;社会事业10项。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9项;市级19项。科技成果:年内,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9项。组织通过市级以上鉴定科技成果5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4项。组织通过区级验收的科技项目22项,其中,工业2项;农业20项。

高新技术:到年末,全区实施以高新技术为宗旨的火炬计划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5项。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7个。技术市场和民营科技:全年签订技术合同69个,技术交易额1620万元。金州农村技术市场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正在论证之中。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16家,其中,新批民营科技企业11家。科技普及:全区科技示范村发展到36个,科技示范户发展到2063户。年内,被授予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2个。新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0个。全面开设了社区科普学校,设立了科普讲坛和科普园地。举办了城区居民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周、中小学科技艺术节等一系列科普活动。"科普之冬"活动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