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市政建设 切实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骨干项目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和基础。2004年,全区完成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不含跨区项目9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加强规划,切实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区三环路以内区域性控规已基本实现满覆盖。完成全区路网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居工程建设规划、非城市建设用地城乡一体化规划、土桥、洞子口、天回三个场镇改造规划等规划方案;完成了老成彭路(互助段)、玉局庵东路、金沙路等12条道路整治和跨茶店子街道整治工程;组织实施黄忠大道A段(羊西线-区医院)道排工程,牵头组织完成了老成灌路(金牛段)扩建拆迁、出城通道风貌建设、羊西线景观化整治等工作;组织实施了高科技产业园西区6条道路的续建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织完成雨污分流684户。 加强全区规划管理,加大了景观绿化改造力度:为配合金牛大道(成灌路)和茶店子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周边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我区对金牛公园及金牛宾馆对面闲置地进行了景观绿化改造;完成川陕路道路两侧8处闲置地绿化景观打造,工程总面积11998平方米;全面启动两河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结合规划方案,选址定点在两河城市森林公园内清水河与摸底河之间,完成1平方公里块状建绿;完成2万平方米小广场、小游园建设。 2004年全区绿地面积达到1826.32公顷,绿地率32.8%(按建成区55.6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1979.34公顷,绿化覆盖率35.6%(按建成区55.64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52.86公顷,比2003年新增204.67公顷。 成立区城管办,创新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加大了城市管理的统筹安排、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调动了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初步探索了西安路、黄忠、五块石等街道城市管理新模式。 七、人口、计划生育和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至2004年末,全区人口657001人,全年出生2908人,出生率4.43‰,死亡2689人,死亡率4.1‰。计划生育率98.69%,一孩率94.09%。 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生活质量达到新水平,逐步由小康向宽裕型转变。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光纤、户户喝上自来水、家家用上低价电,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通过切实关心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加大城市贫困居民住房解困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 2004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245元,比上年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比上年增加829元,增长18.5%。全区对3万3千多优抚对象实行了应保尽保,全年共支出优抚金1703.8万元。 2004年,我区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共有2775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6759名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职工人数分别为43874人,11651人和27750人。同时,以“三个全面接轨”为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保工作,共有13661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其中5107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2244名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531名农民参加医疗保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启动“新金牛、新社区、新人文、新文明”为主题的十大创建活动,群众对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不断提高。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新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标兵)54个。启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被评为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先进集体。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查验收。编撰出版了《金牛年鉴》(2004年卷)和《金牛掌故》,荣获中国首届地方志年鉴奖特等奖。继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40个社区点位规划建设,打造了九里堤北路等精品社区。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获得“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称号,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 城乡一体化工作 以“三撤三建”为基础,在全市率先打破城乡管理的二元格局。撤销区农业局,组建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撤销3个乡建制,单设街道办事处;完成试点村撤村建居工作,采用直选方式成功选举产生了8个新的社区居委会。完成试点村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建立了试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平台。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措施,安排700万元用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定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安排4000万元用于补贴农民参加社保;设立医疗救助基金,解决了农村特困居民就医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与中心城市的全面并轨。启动农村新居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完成19个新居工程项目规划,杨柳新屯、明月锦苑、泉水人家、两河社区等4个项目相继启动,场镇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稳步推进。1.4万亩城乡一体化征地拆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社会治安 坚持以“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加强对治安重点部位的整治,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构筑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层治安防范水平明显提高;继续深化同“******”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妥善处置各类不稳定苗头和事件,较好地维护了全区社会治安大局和社会稳定。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保持了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刑事发案上升。2004年全区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2349起,比去年同期的12598起下降2%;共破案2461起(绝对数),比去年同期2020起上升21.8%。其中我区共立“两抢”(抢劫、抢夺)案件3109起,比去年同期的3318起下降6.29%;共立“两盗”(入室盗窃、盗机动车)案件2020起,比去年同期的2298起下降12.1%。深入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创模”活动,已创省级综治模范街道3个,创市级综治模范街道4个、单位2个,创区级综治模范单位429个,“安全文明小区”(单位)347个,巩固了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称号。我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完成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优秀单位称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