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武汉市黄陂区统计局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年末全区幼儿园40所,入园幼儿0.33万人;小学268所,减少11.8%;在校学生7.05万,减少15.0%;普通中学55所,减少5.2%;在校学生7.62万人,减少6.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改造D级危房24006平方米。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实施科技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科技三项费用支出605万元,增长21%。科技成果10项,申请专利65项,完成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60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主办、协办各类大中型文艺演出45场,参演节目600多个,观众达20万人次。电影公司免费送电影服务农民,为全区638个行政村免费放电影,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全年生产和恢复戏剧、曲艺剧目7台,创作剧目1台,完成演出155场,接待观众48万人次。区图书馆藏书达10.9万册,新增藏书3018册,报刊136种。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99.5%。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增长了27.8%,村卫生室57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893张,卫生技术人员2883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市以上各类体育竞赛中,我区体育健儿共获得14枚金牌,18枚银牌,31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0.53万人。男性人口56.22万人,占50.86%;女性人口54.31万人,占49.14%。出生人口7754人,出生率7.04‰;死亡人口2449人,死亡率2.22‰,人口自然增长率4.81‰。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区内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9800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27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042元,增长10.6%,其中,现金纯收入3443.07元,增长18.4%。农村恩格尔系数49.8%,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家庭耐用物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每万户农民拥有彩电98.18台,影碟机45.45台,移动电话74.55部,摩托车9.09辆,电冰箱41.82台,空调11.82台,热水器2.73台。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4.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2.8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4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41.25万人,享受低保人员23.98万人。

城乡特困群体救助管理更加完善,“福星工程”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注: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