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3 武汉市东西湖区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三资企业10项,协议外资额2747.5万美元,实际进资3783.39万美元。内联协作引进内资项目86项,协议金额41.9亿元,实际进资金额5.1亿元。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纷纷落户我区,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成功地举行了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技术产业园授牌活动,产业园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在抓好台商投资区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发经济园区,实行业主开发,创办了金银湖生态区、鑫桥高新科技园区、海口经济开发区等,并在各办事处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经济发展园区,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了园区开放开发的新途径,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开发的新格局。“三资”企业经济运行良好,入库税收增长较快,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点。全年完成入库税收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0.8万美元。

国企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三改一退出”为标准点,因企制宜,采取“股、卖、破、并”等形式,全面推动国企股权制度改革。全年完成改制企业231家,改制面达94.3%。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区经济总规模的80%以上,开发园区、非公有制经济和办事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城镇国有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参保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基本实现社会化发放。全面实行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新的进展,农业体制、住房、干部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3371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1.3%提高到13.5%。人均财政收入1950元,比上年增加472元,增长32.0%。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1031万元,增长85.6%;完成增值税、营业税为5376万元、410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1%、45.0%;企业所得税完成37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8.4%;农业税完成1605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地方财政支出27915万元,增长75.0%。

金融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7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135587万元,增长15.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6601万元,减少16.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财产保险收入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人身保险收入2000万元,减少14.5%;支付财产保险赔款6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人身保险赔款94万元;区人身保险及学生健康保险近763人次;全区工商企业参加保险20家。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兴区步伐逐步加快。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33项,其中:实施“三大计划”32项,其中农业攻关5项,星火计划10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7项。推广早熟毛豆新品种1.9万亩,新增产值3800万元,推广鲜食甜玉米1000亩,推广厚皮甜瓜等瓜类新品种1.6万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生物制品“五龙金谷肽”等系列新产品登陆全国市场。民营科工贸总收入达到2.1亿元。

科技招商全面展开。一批通讯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纷纷落户我区。全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2%。科技投入有所增加,全年投入资金1.94亿元,用于引进技术、人才和技术改造。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我区可用财政支出的1.1%。科技管理有所加强。经过四年的创建工作,吴家山国家级星火计划密集区通过评审、验收合格,是我区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申报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各1家,创建科技型示范点(基地)8个,培训各类人员3.9万人次。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所实行了股份制、企业化管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扶贫取得新进展。通过送技术、送政策、送温暖,开展百名科技人员挂点、百户扶贫。全区200余户基本脱贫致富。科技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区劳动者素质有较大提高。

教育事业逐步加强。教育工作坚持以依法治教、科研兴教,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全区有各类学校66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21所、职业中学5所、小学3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16146人和27462人,毕业率分别为100%和100%,全年高考上省线人数568人,上线率为64.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8个百分点。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区财政共投入教育经费2561万元、城镇教育费附加218万元、农业教育附加218万元,危房改造1225平方米。东西湖职样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吴家山三小被评为国家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吴家山一小被评为市德示范学校。教职队伍稳定,教学设备条件进一步提高。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文化工作以强化管理、规范市场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全年举办全区性群众文化活动13次。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奖”系列文化活动,创建先进文化场2个,合格文化站1个,拟建万册图书馆1个。区图书馆在完成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业务的基础上,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建成了光盘阅读室。累计发展了限电视用户2.66万良,其中年内新增2400户,全区已开通37个电视节目频道。舆论监督力度加大,不断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区电台、电视台全年累计自制节目播出时间627小时,共播出新闻稿件1306篇,其中有164篇新闻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工作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中心,强化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卫生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8个,卫生技术人员1323人,医院病床915张,病床使用率41.4%;全年医院门诊量65.74万人次,收取住院病人1.35万人次。血防普查面积9.29万亩,灭螺面积4120亩。公民义务献血人数600人,“四苗”接种率96.3%,药品监督覆盖率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体育工作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年举办和开展全区性和市级以上群体竞赛19次活动,区组队参加国家、省、市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6枚,其中金牌3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