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个。有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7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 256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145张。卫生技术人员 1792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06人,注册护士62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开,全县参保人数 40.43万人,比上年增加 1.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4.3万名城镇职工享有门诊医疗保险。 在宁波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在羽毛球、柔道、散手、跆拳道和摔跤等五个参赛项目中共摘得55枚金牌。举办“绿叶杯”干部乒乓球比赛、“篮协杯”男子篮球联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80余次。承办“女子拳击 全国冠军擂台赛”、浙江与山东职业男子篮球对抗赛、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和宁波市象棋甲级联赛等大型赛事。首届象山国际海钓邀请赛成功举办。布置健身路径95处。 十、资源和环境 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044亩,开荒和土地整理开发分别增加耕地6587和1583亩,当年净增加耕地7125亩。年末耕地面积为32.0万亩,其中标准农田18.43万亩。全国生态县创建扎实推进,新增市级以上生态乡镇8个,生态村15个,绿化示范村20个。中心城区、石浦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7个。25家市控以上排污企业全部改建或新建了在线监测设施。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11.2%和32.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关闭小冷库20余家、粘土砖瓦窑14家。推行生态墓葬,迁移坟墓3.45万座,人工造林8800亩,新增城镇绿地13万平方米。 十一、居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19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农渔民人均纯收入892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渔村居民人均收入14105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8547元,实际分别增长19.6%和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18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154元,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4.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9%。 十二、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87154户,户籍人口531781人,其中男性人口272280人。按户籍分非农业人口108766人,农业人口42301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3人。全年出生人口5225人,出生率9.83‰;死亡人口3395人,死亡率6.38‰,人口自然增长率3.45‰。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再就业36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2%。完成各类劳动培训3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 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899人,实际缴费人数45697人,分别比上年增加9158人和424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57225人,增加202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50343人,增加7485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20所,床位1313张,收养987人。全县有低保对象13178人,其中农村12526人,全年支出低保金1205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城乡低保覆盖率达100%。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3.6%和100%。县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433万元,各类救助支出6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4%和129.4%。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水果产量包括果用瓜类产量。 (4)短期贷款中的工业类贷款是指工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三项合计数。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