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四大战略,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呈现增速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统筹发展和和谐象山建设进展良好,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综 合 经济增速加快。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同比增幅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亿元,分别增长2.4%、24.5%和13.5%。人均GDP为3667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82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从上年的17.6∶47.0∶35.4调整为15.6∶50.5∶33.9。 财政实力增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同比增幅提高10.7个百分点。预算内财政支出16.44亿元,增长36.0%,同比增幅提高20.4个百分点,财政对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支出力度加大。 表1: 2007年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实绩(万元) 比上年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 227733 28.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13490 29.2 中央财政收入 114243 27.9 其中:增值税 93370 24.8 营业税 33445 29.8 企业所得税 51693 35.1 个人所得税 24138 33.6 预算内财政支出 164438 36.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28183 12.3 教育 32736 17.0 社会保障和就业 6565 -4.3 医疗卫生 9896 69.7 农林水事务 22769 34.2 工商金融等事务 21610 62.6 物价涨幅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5%,涨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涨9.4%,其中猪肉、家禽、蛋、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0.5%、13.1%、40%和3.3%;非食品类价格上涨2%,其中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居住分别上涨0.8%、1.2%、-1.7%、0.3%和5.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9%。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粮食播种面积22.28万亩,产量7.88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2.9%和11.3 %。水果总面积21.32万亩,增长8.6%,其中柑桔10.12万亩,杨梅7.2万亩,分别增长5.1%和18.7%。水果总产量18.35万吨,比上年下降6.2%。全年肉类总产量2.52万吨,下降3.4%,生猪饲养量28.43万头,下降0.2%,家禽饲养量583.38万羽,下降0.7%。水产品总产量56.96万吨,增长0.5%。水产养殖面积24.39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73万亩。水产、水果、特色畜禽等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被命名为首批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果品产业和水产养殖产业单项强县,23个基地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认证。 表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 实绩(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7.88 -11.3 早 稻 0.85 -16.7 晚 稻 5.39 -13.5 油 料 0.36 __ 蔬 菜 24.11 -0.6 水 果 18.35 -6.2 柑桔 11.13 2.4 杨梅 1.12 -11.0 枇杷 0.30 6.1 茶 叶 0.15 -3.0 生猪存栏(万头) 9.60 10.0 生猪出栏(万头) 18.83 -7.0 家禽存栏(万羽) 196.83 6.8 家禽出栏(万羽) 386.55 -4.1 水产品产量 56.96 0.5 海洋捕捞 45.17 -0.2 海水养殖 10.58 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全部工业用电量 6.98亿千瓦时,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95.91亿元,增长39.4%,同比增幅提高5.9个百分点。临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电力、造船、铸钢三大临港新产业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0.38亿元,新增产值4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8%,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6%。 表3: 2007年规上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及增长情况 总量(亿元) 增长率(%) 企业家数(家) 668 6.4 工业总产值 295.91 39.4 其中:新产品 32.48 36.3 其中:轻工业 119.22 18.9 重工业 176.69 57.7 其中:股份制企业 63.52 76.5 外商投资企业 51.19 49.2 港澳台投资企业 44.82 31.0 私营企业 103.99 30.3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 17.52 23.9 针纺织业 77.30 16.5 通用设备制造业 23.99 26.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6.48 24.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6.90 54.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5.62 27.1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49.09 117.8 工业销售产值 283.07 38.7 其中:出****货值 100.11 23.0 工业产销率(%) 95.66 -0.5 主营业务收入 280.02 38.2 利税总额 26.67 25.7 利润总额 17.23 32.3 从业人员数(人) 83223 6.0 资产总计 343.2 20.3 负债总计 230.27 10.3 全年实现建筑施工产值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6.7%。承接业务量328亿元,增长11.2%。建筑业利润9.8亿元,增长10.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06万平方米,增长4.1%;竣工面积1282万平方米,下降11.2%。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65项。年末全县有建筑资质企业46家。其中,国家特级资质企业 3家;一级企业6家;二级企业16家。建筑业年平均从业人数19.6万人,比上年增长1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是我县大项目投资建设前后交替年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临港工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投资增势较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上年下降15.5%。其中,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投资24.1亿元,下降51.6%;农村非农户投资22.1亿元,增长31%;城乡私人投资4.0亿元,下降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3亿元,下降4.4%;第二产业投资30.2亿元,下降44.5%;第三产业投资34.4亿元,增长55.5 %。不包括电厂全县完成全部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增长50.5%,其中工业投资22.9亿元,增长44.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6%。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16.2万平方米,增长33.2%;竣工面积2.09万平方米,下降 85.5 %;销售面积36.49万平方米,增长38.6%;销售额19.65亿元,增长43.3%。本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8.05万平方米,增长101.9%;待开发面积和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分别为21.97万平方米和2.2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