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象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辆,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私人小汽车6466辆,增长43.6%。 海洋货物运输业快速发展。年末有运输船舶116艘,比上年增加17艘;总运力33.9万吨,增长57%。其中,集装箱船30艘,运力19.27万吨,增长72%。海洋货物运输量1242万吨,周转量15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23亿元,增长27.4%。年末城乡固定电话(括小灵通)用户24.6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25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7.6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6.7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4.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72万户。 旅游业持续较快发展。旅游项目开发扎实推进,中国渔村、新桥影视城、石浦老街投入使用,松兰山度假区等主要景点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促销和招商力度加大,客源市场继续拓展,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增长25%。 七、科技和教育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22%。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全年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15项,实施高新技术转化项目14项。科技创业园启动建设,建立工程中心42家。专利授权量101项,比上年分别增加37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开发、推广加强,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3项,市级农业科技项目8项。 全县有普通中学29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23987人,其中初中16172人,高中7815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5638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34879人。幼儿园155所,在园幼儿数15179人。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为99.91%,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例达91.2%,其中普通高中45.38%,中等职业学校45.82%。全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教育布局更趋优化,撤并中小学校11所,每个镇乡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全年完成新建、扩建、改建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87.57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86.38亿元,增长24.5%。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余额44.47亿元,增长2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8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81.62亿元,增长18.9%。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9.6%;现金支出565.8亿元,增长9.5%。收支轧差净投放9.82亿元,同比增长3.2%。 九、文化、体育、卫生、环保 文化活动丰富活跃。第八届中国开渔节成功举办,创办首届中国海洋论坛,文艺创作新成果不断涌现,群众文化年、农民文化节、百强戏剧和千场电影进农村等活动广泛开展,石浦镇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县图书馆总藏量达19.08万册;有线电视用户13.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5%;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县第七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参与人数达9000余人;组队参加宁波市青少年田径、射击等五项比赛,共获得8枚金牌;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33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安装完成75套健身器材。 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005张。卫生技术人员150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69人,注册护士457人。农村卫生设施继续改善,有6.2万人饮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自来水普及率98.6%。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县建设积极推进,全县完成山地造林5.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8.1万亩,增加城区绿地面积198万平方米,建设清水河道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3%,管网工程已铺设41.2公里;爵溪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一期工程已投入试运行。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182864户,户籍人口527360人,比上年末增加3665人,其中,男性人口270842人,女性人口256518人。非农业人口104306人。全年出生人口5932人,出生率11.3‰;死亡人口3476人,死亡率6.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9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7%。农渔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实际增长6.2%。其中,渔村居民人均收入10248元,增长0.9%;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487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119元,增长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38.5%,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城镇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748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2%,人均居住面积42.3平方米。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392人,比上年增加1255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54672人,增加303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37146人,增加3205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8.55万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20所,床位1024张,共收养701人。有低保对象9110人,其中农村8489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7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中应保尽保的目标。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