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奉化市统计局 2009年2月9日 2008年是很不平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以及低温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统筹各项工作,强化创新突破,坚持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在稳定中协调关系,在创新中增添活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格回稳、结构趋优、民生改善的较好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87.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95.46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75.85亿元,增长10.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9.0:51.1:39.9调整为8.8:50.8:40.4,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GDP 3.91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5000美元,达到5626美元,表明我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已达到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5.3%,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6.6%。八大类指数中六涨二降,其中食品、医疗保健、居住上涨较快,分别上涨12.3%、7.7%和4.9%,而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下降4.0%和0.1%。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2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2.93亿元,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3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和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4.10亿元、0.63亿元、1.25亿元、2.16亿元、0.89亿元和1.45亿元,分别增长24.9%、59.1%、47.2%、27.5%、259.1%和101.7%。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6千公顷,增长1.8%;粮食总产量8.12万吨,增长29.0%;水果总产量12.03万吨,增长16.2%;肉类总产量1.68万吨,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9.89万吨,增长15.1%。十大主导农产品实现总产值23.6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6.3%。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罗汉"牌芋艿头被认定为省农业名牌,新获得地理位置证明商标1只,新增省著名商标1只、宁波市知名商标1只,新增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1万亩。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六个一"村庄整治成果不断巩固深化,全年完成村庄环境整治59个,创建省和宁波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7个。深化农村"经济顾问"制度,全市现有556家民营企业与356个村结对。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推进。当年实施建设宁波市级农业产业基地项目10个,已完成4个,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外向型农业先进县市。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创产值27.7亿元,实现农产品出口1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1.0%;4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元、出口10.6亿元,分别增长12.0%和15.0%。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农产品购销组织进一步加强,在长三角各大城市新设立名特优农产品专卖店3家。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完成59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改造,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3.3%,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投资2170万元,新增公路20.5公里。 全年全社会水利投入4.60亿元,其中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为1.99亿元,继续实施县江开发区段、县江尚田段、莼湖降渚溪、萧王庙泉溪、甬新河奉化段以及红胜海塘续建等重点工程。投入2818万元,完成农村饮用水项目,其中联网工程8个,村级水站45个,改善饮用水质量人口4.86万人,解决饮用水困难人口0.79万人。投入149万元,完成农业泵站改造及田间水利配套工程50处,改善排灌面积9230亩。建成清水河道35.5公里,治理和改造山塘水库62只,完成百库保安水库3座。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2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82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6.4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末的868家增加到96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 39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出****货值137.89亿元,增长3.3%;利税总额13.59亿元,增长0.4%,其中利润总额5.73亿元,减少1.2%;新产品产值率21.1%;全员劳动生产率53596元/人;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得分为179.94分。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罐头58092吨,比上年增长21.5%;服装14208万件,增长5.3%,其中西服及西服套装1441万件,减少0.6%;电动工具214万台,减少15.4%;移动电话机667万部,减少52.5%;自来水生产量2086万吨,增长3.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市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29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实现利润6682万元,增长4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8.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竣工面积88.34万平方米,下降1.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4.81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建设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32亿元,增长8.4%;工业投资29.83亿元,增长32.1%。 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15亿元,比上年减少49.3%;第二产业投资26.85亿元,增长33.4%;第三产业投资28.33亿元,减少7.5%,其中房地产开发以外投资20.28亿元,增长45.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04亿元,比上年减少51.7%,其中住宅投资5.95亿元,减少51.6%。商品房施工面积131.0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1%;房屋竣工面积31.04万平方米,增长55.0%;商品房销售面积27.36万平方米,减少22.2%;商品房销售总额14.68亿元,减少9.4%。全年办理二手房买卖2569件,成交面积38.1万平方米;办理房地产抵押签证10129件,成交面积335.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63.97亿元。 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体系。全年投入住房保障经费34.2万元,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从原来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城镇低收入家庭,并将补贴标准从4元/平方米调高至6元/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