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宁波市鄞州区统计局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0.4亿美元,增长21.9%;其中出口66亿美元,增长17.4%;进口14.4亿美元,增长47.6%。一般贸易出口总额55.8亿美元,增长19.7%,占出口总额的82.9%;加工贸易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6.2%。从出口企业类型看,生产企业出口额16.7亿美元,增长26.6;三资企业27.1亿美元,增长13.3%;外贸公司22.2亿美元,增长16.3%。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累计出口32.4亿元,增长20%;占全部出口比重为49.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3亿元,同比增长21.7%。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125个,其中外商独资项目86个;合同利用外资9.0亿美元,增长72.4%;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增长14.0%。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服务业项目占全部合同外资的比重达到95%和23%。全年实际引进内资8亿元。

全年新办境外企业17家,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达到1.1亿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

公路总里程达1717公里(不包括新城区范围内道路),比上年增加45公里,其中新建44公里;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98公里,一级公路95公里,二级公路237公里,三级公路285公里,四级公路1002公里。以国土面积计算的公路密度为128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人口数量计算的公路密度为22公里万人。全区公路综合好路率达80%,干线好路率达98%。

全年货物运输量1760万吨,货物周转量112500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3440万人,旅客周转量117550万人公里。至12月底,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分别为357.4万人次、4.0万吨和3.4万架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7%、1.5%和8.7%。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4200万元,增长8.2%。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亿元,增长10.0%。

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771.1万人次,同比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者7万人次,同比增长25.5%;实现旅游总收入70.15亿元,旅游创汇299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7.7%。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7%。财政收入总量首次跃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在总收入中,工商税收127.2亿元,同比增长22.0%;四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20.9%、54.3%,、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减少2.4%和8.6%,四税绝对额114.0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5.2%。全区有19个镇乡(街道)财政收入超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4亿元的镇乡(街道)分别有13个和5个。预算内财政支出57.2亿元,增长34.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7.3%、20.2%和48.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8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较上年同期降低8.1个百分点。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5.6亿元,增长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亿元,增长16.7%;寿险保费收入2.0亿元,增长3.7%。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2.9亿元,增长5.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新增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9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已累计拥有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分中心3家,省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4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3家,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2家,基本覆盖各大行业。累计拥有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9家,市级17家,区级18家。共获各类授权专利1505件,其中发明专利74件,同比增长37.2%,位列宁波市首位;实用新颖专利663件,同比增加68.7%;外观设计专利656件。共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38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子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5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国家星火计划9项,财政部高技术转化项目2项,承担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48项。已建和投入运行各类科技孵化器6个,可用孵化面积9万余平方米,实际在用面积6.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5家,累计毕业企业11家。区科技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入驻孵化企业39家。

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9675名,其中高级人才503名(博士29名,硕士232名,副高以上职称253名),中级职称572名,技师170名。通过技术顾问等形式引进了12名外国专家。至年末,共保有专业技术人员总量67945人,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9744人。

年末共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50269人;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学生14439人;小学93所,在校学生71452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稳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8.1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2008年全区普通高中高考上线率为97.90%,本科上线率为74.41%,重点上线率为19.89%;全区上线率、上本科率和上重点线率分别比全市平均高出5个、18个和3个百分点。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成为全国首创。

十、卫生、文化、体育

全区拥有医院(卫生院)43家,总床位2942张,有医师2108名,注册护士1601名,全年总门诊人次744.1万人次,住院病人实际占用日76.9万天。全区共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158家,改建服务站171家。全区共有53.5万人参加农村医疗住院保险,住院医疗费报销达到3.2万人次,门诊医疗费报销达到116万人次。

至年末,全区已建成各类博物馆9座。新建图书馆分馆8个,开通汽车图书馆服务点20个。全年为全区40个村级阅览室订购报刊约550余种,全年为全区范围内26个流动图书点下送流通图书1.5万册。开展涵盖文学创作、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众多内容的免费菜单式文化业务培训15期,参与培训人数超过1100人。全年“星光大舞台”演出30场,文化直通车下乡演出105场次;越剧大戏下乡演出185场次,放映电影5785场次,其中数字电影4460场次。共放映各类科教影片560场次。全年共开展不同主题的电影宣传放映活动15次。全年共举办“明州大讲堂”讲座30场次。全年各类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各艺术门类比赛中获得7件奖项;在省级各艺术门类比赛中获得金奖9件、银奖5件,获奖率名列省内各县(市)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