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邮电和供电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建公路63.4公里,改建公路1.7公里,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923.6公里,公路密度为66.9公里/百平方公里,列全省前茅。行政村通车率100%。2002年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量1324万吨,货物周转量164122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678万人,旅客周转量98404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为2149万元和1.9亿元。年末农话交换机总容量31.86万门,农话到达户数24.1万户。年末固定电话总数达23.01万部,比上年增长12.9%,电话普及率达32.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7.3%。 供电事业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提供充足的保障。2002年我区全社会用电量为20.9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5.46亿千瓦时,增长3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05亿千瓦时,增长32.0%。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市区零售额12.09亿元,县以下零售额35.26亿元。县以下零售额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来看,在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1.85亿元,增长11.0%,餐饮业3.09亿元,增长20.5%,制造业0.64亿元,增长8.6%,农民直接零售1.77亿元,增长11.0%。2002年底,全区共拥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7个,各类集贸市场64个,市场总面积达32.59万平方米。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为52.95亿元,较上年减少43.8%,其中集贸市场成交额为41.75亿元,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1.21亿元。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复杂形势,我区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得对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821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自营进口38503万美元,自营出口14366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39.0%。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继续实施。开拓了新兴市场,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58个,较上年增加了3个。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外资的成功引进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全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191个,较上年增加了9个,合同利用外资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1%,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73.6%。 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区的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4.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4万人次,旅游业务总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00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3亿元,比上年增长84.1%。预算内财政支出15.92亿元,增长52.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分别增长148.4%、66.1%、30.6%和10.4%。 金融机构存贷款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81.01亿元,比年初增长37.6%,净增76.8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89.62亿元,储蓄存款143.1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47.3%和21.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91.87亿元,比年初增长59.5%,净增71.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4.58亿元,中长期贷款36.2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2.9%和110.3%。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承保额455.6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331.53亿元,人寿险124.11亿元。保费收入32832万元,已决赔款9748万元。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2002年我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数量领先于其他各县(市)区。全年新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至此我区共拥有各级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1家。全年市级以上科研立项目225项,其中国家级14项。在总立项中,新产品开发180项,成果转化8项,高新技术产品1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7项,获国家专利授权公告333只。 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4384名,其中高级职称人才268名,博士8名,硕士40名。培养各类人才2269名,其中高级56名,中级705名。引进国外智力项目6项、外国专家5人次。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185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9932人。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全区共有普通中学42所,在校学生42396人,分别较上年增长2.4%和9.0%,职业中学25所,在校学生5834人,小学126所,在校学生6.5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31人,幼儿园226所,在园幼儿25640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411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90.0%,与上年基本持平。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随着教育条件的逐步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高考上线又上新台阶,其中普高高考上线率为95.4%,职高上线率为95.3%,均列全市第一。共向各级各类高校输送新生3236人,比上年增长14.8%。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鄞州大地文化氛围浓烈。全区2个专业剧团共演出142场次,观众37.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60.5%。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4.7万册。 广播电视业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入村率均为100%。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84小时节目,其中自制节目80:30小时,有线电视总用户数21.6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7.5%。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2002年全区总门诊人次332.42万,总住院床日31.59万天,业务收入3.29亿元。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上年的2家增加到10家。全年共投入仪器设备购置资金2765万元,其中购置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176件。全区有543个行政村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其中开展大病合作医疗的行政村126个,有29.3万农民参加了合医合药的合作医疗,其中参加大病合作医疗的农民3.7万人。自来水受益人口覆盖率97.27%,平均水质合格率97.23%。 体育事业扎实开展,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人心,在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促进国民身体素质提高。 十、人口与就业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出生人口5242人,出生率为7.11‰,死亡人口4792人,死亡率为6.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1‰。全区年末人口742707人,比年初净增9904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68916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7。其中农业人口561944人,非农业人口为18076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