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建筑行业继续规范市场、加强管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区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35亿元,增长19.2%。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56家,其中区属51家。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部门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金融环境稳健,业务运行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2.60亿元,比年初增加30.15亿元。全年发放各种贷款余额144.32亿元,比年初增加21.2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3.65亿元,比年初减少0.61亿元;工业贷款余额25.53亿元,比年初增加7.13亿元。全年银行累计现金收入466.89亿元,现金支出487.47亿元,净投放货币20.57亿元。全年外汇存款余额10308万美元,贷款余额5432万美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拥有保险公司(不包括代理机构)5家;全年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1531家,家庭财产保险3.36万户;全年国内保险业务承保总额达539.1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承保总额517.87亿元;全年收缴保费1.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各类赔款案件1.03万件,已决赔款5201.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4.6%和21.2%。 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商业企业优化布局,调整业态,以连锁超市、现代物流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取得新发展。全年全社会实现批零、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贸易业零售额为2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餐饮业为2.88亿元,增长24.9%。全区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运输、仓储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发展迅速,服务改善。全年实现增加值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3432辆,其中,汽车2567辆。拥有船舶74艘,总载重147108吨位。另据交通部门抽样调查推算,全年共完成货运量1173.5万吨,完成客运量168万人次。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长、销售减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81.4%。其中,住宅投资10.76亿元,占房地产投资的81.7%。新开工房屋面积76.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2.5%,其中,住宅面积65.65万平方米,增长177.6%;房屋竣工面积20.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住宅面积16.11万平方米,增长9.7%。全年房屋销售面积9.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8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减少31.8%和40.1%。 二、改革开放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区(不包括大工程单位,下同)区属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1531人,其中离退休享受人数933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3%和7.6%;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55994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233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2%和7.4%;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34617人,比上年增长9.5%;区属企业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4279人,比上年增长48.1%;区属企业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7829人,比上年增长20.2%;农保在册参保人数23883人,其中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人数3180人。 年末全区41921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2%。其中,有16932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24989人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其中12899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全年支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4488.93万元。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大。全区实施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项目,救助人数达到1996人,救助金额达到807.3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对外经贸: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成效。外贸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年累计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28.83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45.3%,其中,自营出口11.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7%。全社会工业企业全年出****货值7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区属工业企业全年出****货值70.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5%。 充分发挥区域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年引进项目58个,总投资6.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0%;合同利用外资2.7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6%。 旅游业:旅游业有新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5.0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15.0%;全年接待境外入境人数2.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8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三、城市管理与绿化 城市治理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建设,抓好环境治理,推进清洁生产。全年清淤河道137公里,投资10亿元开工建设了15项生态重点工程。加强了对宁波化工区、以及电镀、酸洗等行业的专项整治。依法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10家,关闭8家,否决了38个环境污染严重或选址不合适的投资项目。 城市绿化: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建设。年末城市各类绿地面积2138公顷,比上年增加11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256公顷,比上年增加12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14%,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公园绿地面积170公顷,比上年增加1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43平方米,比上年净增0.88平方米。 四、城市信息化 邮政业: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1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业务收入4342.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年发送信函135.40万件,比上年增长3.5%;累计订销各类报刊1480.17万份,比上年增加2.4%;国内出口包件7.05万件,比上年下降18.9%。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综合通信能力继续增强。至年末,全区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15.90万门,比上年增长16.4%。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31.20万户,比上年增长11.7%,其中,本年新增用户3.26万户。 信息技术社会化取得新进展。政务专网、政府门户网站等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全区电子商务再上新台阶,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深入推进,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 五、社会事业 科技: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至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民营科技企业135家,区级工程中心28家,区级科技(科普)示范基地22家。全年开发新产品139只,列入市级以上开发项目的科技计划163个。全区科协队伍继续壮大,至年末已有区级学会、协会24个,会员达3987人。镇(街道)科技组织6个,会员发展到540人;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78期,培训人员达87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