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2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1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全年预算内财政支出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存、贷款增长加快。200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5亿元,比年初增加56.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65.3亿元,比年初增加13.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7.2亿元,比年初增加26.4亿元,其中技术改造贷款0.8亿元,比年初增加0.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大幅增加。2002年我区个人消费贷款10.3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末全区各保险机构实现累计保险金额90.4亿元,比上年年增加29.6亿元;其中承保财产保险21369笔,实现累计保险金额77.5亿元;承保人寿保险71052人,保险金额累计13亿元。全年保费收入达94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3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人身保险收入5746万元,增长7.7%;寿险收入4436万元,增长75.9%。 八、科技和教育 台市台市台市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重点建设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引进省级科研机构1家;获国家级合作计划项目10项,国家级科技兴贸项目1项,省级合作基金2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5项;授权专利项目256项,其中:实用新型45项,外观设计211项;引进国外专利3项,科技成果鉴定18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2年我区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国家级3家;有67只产品被列入市级新产品试产计划;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台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2年我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两基”达标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考取得新突破,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创历史新高。全区现有各类学校101所,其中小学71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成人中专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在校小学生24518人,初中生11234人,普高生2260人,职高生1814人。2002年高中段入学率达92.4%。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影剧院1个,博物馆1个,镇(乡)文化馆(站)10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9个;广播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2%。2002年我区获市级以上奖项的广电作品共12个,音乐舞蹈等节目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26项、市级31项;成功举办北仑区“第四届艺术节”及“红五月”等十场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并会同各社区联合开展了“文化超市”等文化活动共计一百余场次。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医院1家、卫生院16家、拥有床位449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7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2年,成功举办了“鲁能杯”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和宁波市“大港杯”乒乓球比赛等规模较大的体育竞赛,并进一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体育竞赛上我区体育健儿荣获多枚奖牌,其中梅山籍运动员沈盛妃在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上为我国荣获一枚金牌 十、城市建设和保护保护 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台塑台化一期、港务局四期等一批临港大项目有序推进;中心广场、体艺中心、九峰山景区、凤凰山公园等城市亮点工程相继动工兴建,现代化滨海新城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强。2002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2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建设投资13.3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建设投资2.3亿元,教育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交通运输通信投资1.0亿元。 城市绿化见效。2002年全区绿化面积达69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77.1公顷,绿化覆盖率36.74%,人均拥有公绿面积12.94平方米。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取得成果。在2002年内,完成同三线北仑段和329线育王岭至陈华段两条线路共计15公里的绿化工作,总投资额120万元。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部门严格审批,继续加强执法力度,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2年共审批建设项目453个;否决因选址不当或国家明令禁止项目117个;共检查污染企业1200家次,并对86起违法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加强了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对37家企业进行了竣工验收。全年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质量状况为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保障 2002年末全区人口33.23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非农人口12.13万人,增长18.1%;全年出生人口2418人,出生率为7.3‰;死亡人口2201人,死亡率为6.6‰;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计划生育率99.5%。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728元,比上年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0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8元,比上年增加442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3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3.8平方米,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41.2%。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2002年我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达4.9万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1444家,参保人数为6.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1391家,参保职工3.8万人;有3.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社会统筹保险。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2002年末全区从业人员达28.6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其中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在岗职工7.3万人。2002年通过多渠道扩大就业,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使952名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2年全区各类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7个,拥有社会福利床位891张,每万人拥有床位28张。全年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6654人,比上年增长10%;国家定期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58人;人均地方财政安排民政事业费39.4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