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新增14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全区共有65家企业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全年完成全部产品出****货值45.0亿元,增长33.2%,其中外贸自营出口总额4.23亿美元,增长23.5%。三资企业充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完成自营出口额3.14亿美元,占全部自营出口额比重74.2%。 对外经济合作进展顺利,全区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6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数91人,比上年增长16.7%。全年批准境外企业4家,其中办事处3家,加工企业1家。使年末境外企业累计达到8家,带动出口98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增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6.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1%,扣除新矸所增长34.0%。其中中央级财政收入2.24亿元,增长23.7%;地方财政收入3.77亿元,增长74.1%,扣除新矸所增长42.6%。预算内财政支出4.57亿元,增长45.0%。 金融机构存贷款大幅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9.18亿元,比年初增20.5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45.92亿元,比年初增5.79亿元;贷款大幅增长,投放更加集中,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9.13亿元,比年初增13.4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贷款1.59亿元,比年初减432万元。贷款投放进一步向大中型企业和大项目集中;同时,消费信贷继续发展,住房按揭、装修及汽车按揭等个人消费贷款比上年增长了50.0%。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保险总额60.80亿元,全年保费收入达到8137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财产性保险费收入3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9%;人身保险收入4501万元,增长7.8%;其中寿险收入2522万元,增长40.1%。全年共处理财产赔款金额2216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赔付69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我区紧紧围绕“科教兴区”战略,积极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3家。2001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1.6%。在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上,重点建设了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1家,其中省级3家;引进省级科研机构3家;获国家级合作计划项目2项;国家级科技兴贸奖1项;省级科技合作基金1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市级高新技术新产品3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贷款额度6400万元,市级以上科技经费扶持300万元。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年共参加科技洽谈会6次,参加人数300人次。 技术市场活跃。全区授权专项208项,其中发明1项,新型实用36项,外观设计177项;引进国外专利2项,科技成果鉴定9次。 教育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2390人,初中入学率99.6%;小学在校学生241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生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2001年为90.2%。高中毕业生向高等学校输送学生1212人,其中升入普通高校1086人,高职126人;向中专技校输送学生60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674人,占高中段在校学生总数的3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有序发展。我区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完成全区5个有线电视空白村用户网络安装,新增有线电视终端2200户,用户数达9.1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1.9%,新增调频广播喇叭4000只,喇叭总数达7.62万只,全区喇叭入户率为67.7%。 广播电台播出时间日均达到12.5小时。全区广电作品共获市级以上奖项12个,电台用稿7482篇,电视台用稿2785篇,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共录用280篇。 精心组织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功举办“3.15”、青少年文艺专场、申奥万人签名等10场广场文化活动,参加群众达1.5万人次;同时突出注重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完成了新剧院土建工程。 巩固东海明珠建设成果。扶植建立了7家基层图书馆(室),郭巨镇“东海明珠工程”通过了市文化部门验收,我区省、市两级“明珠”镇乡覆盖率达到100%。宗瑞图书馆年新增图书1万册,藏书总量达9.4万册,图书流通人数达1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 卫生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8家,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09人,其中医生316人,医疗床位389张。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展了以查处假冒伪劣药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和食品卫生为重点的“三项整治”活动。同时加快建设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社区内和城乡结合部行政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无偿健康体检。 体育工作再创佳绩。11月份举行了北仑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北仑籍运动员多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梅山籍运动员沈盛妃获得七项全能冠军。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对北仑区域内的“四路二镇”进行了专项烟尘整治,对10家烟尘污染严重或处于敏感地段的企业下达限期治理;巩固“达标”成果,着重治理了工业污染源,对电镀企业、不锈钢企业、饮食业、医院等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收到了较好效果。同时我区还加强城区烟控区建设,使城区烟控区面积扩大到68.73平方公里,在“两控区”范围内督促企业使用低硫低灰优质煤,对用煤大户的用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淘汰“两控区”内燃煤锅炉6只。为提高城市标准,把原有36公里的噪声达标区扩大到105平方公里,新布设150个噪声测点。 年末全区有环境保护系统工作人员24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8人。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发展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区户藉人口330784人,仅比上年增加694人。全年出生人口1962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6.41;死亡人口1770人,死亡率为千分之5.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0.63。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991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76元,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发生结构性变化,财产性收入和居住消费支出成为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快速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食品、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支出均保持快速增长。职工人均平均工资17148元,比上年增长11.2%。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9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859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32252人,其中当年实际缴费的为2699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达到20432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166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355个,职工人数17026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234个,参保人数8123人;企业单位121个,参保人数789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