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宁波市镇海区统计局

建筑业:建筑行业在规范市场、加强管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区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36.2%。年末全区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49家,其中区属45家。

金融保险业: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金融、保险部门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年实现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金融业务运行稳定。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53.10亿元,比年初增加36.49亿元。全年发放各种贷款余额112.09亿元,比年初增加32.57亿元,其中,农业贷款3.90亿元,比年初增加0.77亿元;工业贷款14.35亿元,比年初增加4.97亿元。全年银行累计现金收入322.06亿元,现金支出337.04亿元,净投放货币14.98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拥有保险公司(不包括代理机构)5家。全年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业852家,家庭财产保险2.09万户,人身保险12.07万人。全年国内保险业务承保总额达283.8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承保总额234.12亿元。全年收缴保费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各类赔款案件8522件,已决赔款385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4.3%。

国内贸易:随着流通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商业企业加快布局和业态调整,以连锁超市、现代物流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增加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贸易业零售额为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餐饮业为2.16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为9.83亿元,比上年增长7.0%;私营经济为7.20亿元,增长34.1%。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运量扩大,服务改善。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业增加值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2599辆,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汽车2554辆,增长15.9%;运输拖拉机45辆,与上年持平。拥有船舶72艘,总载重60370吨位,分别比上年增长46.9%和31.7%。另据交通部门抽样调查推算,全年共完成货运量938万吨,比上年增长17.8%;完成客运量19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有一定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6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0亿元,占区属投资的6.5%。住宅投资2.02亿元,占房地产投资的77.6%。新开工房屋面积25.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5%,其中,住宅面积22.41万平方米,增长59.8%;房屋竣工面积21.8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5%,其中住宅面积18.95万平方米,下降22.5%。全年房屋销售面积18.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6.32万平方米。

二、改革开放

体制与机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化了财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严格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制;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管理;全面实施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缓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了土地市场整顿及土地管理工作。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提出了政府信用建设目标,建立政府机关信用考评体系和政府工作人员失信责任追究制;经济服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受理办结率在99%以上。

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理顺了宁波中汇纺织公司职工劳动关系;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上市辅导;生产经营类为主的事业单位“两项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有8家单位实施或正在实施改革;组建了镇海投资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成功进行了信用贷款合作;并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年末,全区(不包括大工程单位,下同)区属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45988人,已享受待遇804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6.1%;农保在册参保25289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2569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41998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060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10.3%。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29586人,新增3964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3991人。区属企业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0174人,比上年底净增2643人,全年赔付工伤费用82.12万元。新建立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至年末,区属企业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0174人,全年基金支出21.84万元。

年末全区有25230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有5357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19873人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7430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由临时性救济向社会性救济转变,全区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达到1241户2099人。

对外经济: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成效。外贸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累计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0.86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73.5%,其中,自营出口4.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7%。区属工业企业全年出****货值37.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充分发挥区域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引进项目130个,总投资6.1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2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8%、78.0%、78.2%和86.0%。年末拥有三资企业575家,比上年增长29.2%。

旅游业:旅游事业有新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有新进展,完成了香山寺项目投资1500万元。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8.6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18亿元;全年接待境外入境人数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5.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1%。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重大工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道路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镇海新区、“八横八纵”等专项规划,年内相继完成了古海塘景区二期、沿江景观带二期、城区入口二期、后海塘垃圾填埋场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基本完成了清川商业广场、南大街步行街的拆迁任务并确定了新的建设方案,完成了文化广场续建、城区夜景灯光改造项目。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加强长效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建立了区环境监控中心,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监控,企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有了提高;巩固了去年废塑料造粒企业集中专项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