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江东区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奥运火炬顺利传递。成功承办2008年省青少年摔跤冠军赛。参加市体育局组织的15项比赛,共获金牌27枚,团体总分581分,金牌数、团体总分在十一个县(市)区中均排在前六名。新增市体工大队东郊中心小学柔道训练点、市第二业余少年儿童体校通途小学摔跤训练点和太古小学足球训练点。参加宁波市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游泳团体成绩第五名。新安装、更新健身路径20条,累计增至112条。 十、城市建设、城市管理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东部新城累计征地7529亩,提前全面完成征地任务。重点工程节点拆迁全年完成拆迁40万平方米,拆迁签约593户,分别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1%和97%。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临时展展馆、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一期等竣工投用,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宁波文化广场、轨道交通试验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四横三纵”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全面完成三江汇金融街五幢居民楼拆迁,东外滩文化走廊拆迁工作取得突破,和丰创意广场先期体验区建成投用,世纪东方广场一期主体提前结顶,宁波书城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锦绣东城等9个项目开工,中信泰富广场等10个项目主体结顶并进入装修阶段,恒富大厦等5个项目竣工交付或部分投用。启动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房建设。开展廉租住房扩面工作,706户家庭受惠。完成洪塘539套普通(限价)商品住房销售。 城市管理和谐推进。成立东部新城城管执法中队。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各类违章行为处理率达95%,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招募城管义工志愿者3002名。市容环境卫生扎实推进,城区道路清扫面积达463.1万平方米,机扫率为51.2%。更新道路果壳箱736只,人力保洁车380辆,全省首座地下垃圾中转站——太古站投入使用。全年增设停车位2500余个。餐厨垃圾收运进一步规范,日均清运量68.4吨,居全市首位,清运合同签订率收运率明显提高。工地周边环境动态保洁率达100%。全年审批核准渣土处置单位30家,规范处置建筑垃圾272万吨。整修改造3座桥梁、新建3座公厕。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0万户,总人口为26.3万人,增长1.7%。其中,男性人口13.0万人,女性人口13.3万人;全年新出生人口2199人,出生率为8.45‰;死亡人口1230人,死亡率为4.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2‰。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4元,比上年增长13.4%,扣除同期物价指数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实际增长8.0%。 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发展。全区新增就业人数12183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数11087个,失业人员再就业1018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2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6.2%、25.6%、23%、12.3%。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参保率达到85.1%。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13102人,比上年净增16899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6699人,比上年净增2903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0786人,比上年净增26115 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0600人,比上年净增2241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64744人,比上年净增25123人。全区被征地人员养老参保人数10550人,比上年增长0.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人数为2801人,比去年增长16.7%,被征地人员就业培训2701人,比上年增长35.1%。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960元。启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 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全区拥有养老机构 4家。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149张。创建成功省级养老服务服务化示范区。编制了宁波市江东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建成2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8个小规模居家养老服务点,超过2.2万名老人享受各种养老服务。拥有福利企业22 个,从业人员1500人,其中残疾人560人。全年新增低保115户,累计低保对象1180户、2148人。全年向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物价上涨补贴达134万元,覆盖贫困人员9857人次。实施专项医疗救助428余人次,救助金额118万余元。累计拨付四川抗震救灾款物金额1624.9万元。启动实施全省首批“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试点,3020人次受惠。“阳光驿站”康复托养网络不断完善,区中心“阳光驿站”成立,全年投入财政资金达600万元。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助医、助学、助困等各项慈善救助总支出达486.4万元,受助对象8541户(人)次,救助支出比上年增长17.5%,救助面比年增长32.4%。 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全区经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共有740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各类社会团体68个,单位会员910余个,个人会员82564余人(次),专职工作人员61余人,兼职工作人员100余人。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了杉杉河等3条内河截污纳管治理,全面开展分时节水质监测。整治道路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新建生态围墙14条,绿化增补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和社区绿地认养认管模式全面推广,认养认管面积增长33%。日月星城、安居幸福苑等社区成为省级绿色社区。全年完成34个小区2.5万户天然气转换。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关停4家重点耗能排污企业。推广高效照明产品27万余支,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市前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预计达到4.75%,化学需氧量(COD)下降1%,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10%。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奥运安保和奥运火炬接力江东传递保障任务。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95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4%。打掉涉黑涉恶团伙6个,破获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案2件,盗窃案、“两抢案”发案数分别下降8.2%和14.5%。建成平安江东视频监控网。划船社区被评为五星级“民主法治社区”。东海花园等6个社区成为省和谐示范社区。“五五”普法教育广泛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模式有效创新。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全区共发生安全事故204起,同比下降25%,死亡人数25人,同比上升8.7%,直接经济损失187.87万元,同比上升183%。其中,火灾事故20起,同比下降65.5%;道路交通事故181起,死亡人数22人,直接经济损失27.0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5%、4.3%、12.3%;工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130.8万元。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指标均未突破控制界限。 说明: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年鉴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