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零售额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对全区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30.33亿元,增长12.7%。餐饮业发展增速趋缓,全年实现零售额11.9亿元,增长1.8%。 各类商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商品销售集聚效应明显,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19家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全区商品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96.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实现成交额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增势强劲。大力扶持加工贸易、出口代理制和进口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5%,其中自营出口6.5亿美元,增长68.1%。外贸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出口途径分类看,外贸公司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68.8%,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生产企业实现自营进出口2.5亿美元,增长29.5%。从出口大类商品分类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3亿美元,增长59.6%;机电产品出口额为3.1亿美元,增长61.5%。两项商品出口额分别占全区出口额的20.1%和48.4%。 招商引资工作有效推进。全年共引进内资企业1038家,注册资金19.5亿元;新批外资项目28个,总投资1523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17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29万美元。服务业招商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引进服务业企业846家,注册资金15.2亿元,分别占内资企业的比重为81.5%和78.2%;引进服务业外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资金总额的97.4%和94.1%。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招商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企业28家,占总注册资金的38.1%。 对外投资有新拓展。积极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房地产、远洋渔业捕捞等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全年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5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批准筹建海外企业4家,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15家。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江东区首批跨入浙江省科技强区行列。年内有64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53项;72个项目列入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6项,其中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484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全年专利授权量193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 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孵化企业突破90家,累计毕业企业20家。在孵科技项目达到121项,其中专利孵化项目达到40项,占总孵化数的比重为35%。区科技创业中心被评为“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教育经费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64所,其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5所小学(包括5所民工子弟小学),37所幼儿园(包括33所民办幼儿园)。教职员工2506人,在校学生24340人,在园幼儿80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升学率98.6%。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启动了通途小学体育馆工程,完成了江东实验小学的重建工作,维修了黄鹂小学、曙光小学等8所学校校舍。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实施了老庙小学、福明中心学校、东海幼儿园、乐源幼儿园、东柳小学等5所学校网络工程,新增更新计算机822台,投影机与数码集成背投154台。以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李惠利小学、荷花庄小学被评为市特色创建学校。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内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了“百场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共有1000余家单位参与其中,参演和观看人次累计近10万。群众文化活动活跃,街道、社区开展文群活动300多场次。全年创作和加工声乐、诗歌、戏曲等文艺作品共18件,其中8件作品获得省市大奖。文化阵地不断拓展,创建了区级图书馆。舟孟社区、潜龙社区、惊驾社区、安居幸福苑社区、日月星城社区等5家单位顺利被评上市级社区文化宫。有线电视事业稳步发展。福明、东郊两广电站新开拓有线电视安装小区4个,新装用户近1500户。 文化市场整治成果显著。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全区积极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共出动检查358余次,累计出动716人次,检查各种文化娱乐经营单位2817家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4900件,非法书刊732册(本),电子出版物425件,查禁电路板110块,游戏机153台,取缔无证无照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25家,立案查处违规经营40家。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至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61家,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90人,拥有医院固定床位912张。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制订了16个单病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成功处理了20余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发生一起食品中毒和因控制不力造成疫情扩散事件。社区卫生事业初具规模,建立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并成功创建了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年社区卫生服务门诊人次达102.8万人,比上年增长15.7%。医疗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年内共获各类医学奖项2项,其中市六院“骶骼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课题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年内全区共实施卫生行政处罚268户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成功地举办了“魅力江东·活力体育”主题群众体育展示活动,系列活动累计达26次,参加人数达1.5万人次,全民健身氛围更加浓厚。全年参加各类市级比赛获金牌18.6枚、银牌8枚、铜牌15枚。 九、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80万元。市政道路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完成了上茅巷、古讲堂等10条背街小巷道路改建;新建香格里拉临时道路;完成了江东南路与贺丞路****叉地绿地建设及启文路(桥)建设项目扫尾等项目建设;完成了华严街、沧海路、大步街等支路卡口建设。全面启动了戎家、戚隘桥等地块的旧城旧村改造工程,改造非成套房2.1万平方米、392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