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2 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

单位:亿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667.16

16.1

其中:企业存款

234.37

1.6

居民储蓄存款

1150.10

26.2

各项贷款余额

931.91

4.8

其中:短期贷款

433.55

-4.3

中长期贷款

352.86

1.5

年末股民户数12.0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2.5%。全区证券市场股票交易总额3032.13亿元,比上年下降39.7%。其中,买入1521.15亿元,下降39.5%;卖出1510.98亿元,下降39.8%。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9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39亿元,增长52.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1.52亿元,增长23.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教育总投资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630人;普通中学62所,职业中学12所,小学162所,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共287531人;幼儿园279所,在园幼儿59230人;成人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26人。全区各类学校及幼儿园共有教职员工23982人,其中专任教师19593人。适龄幼儿入园率为99.9%;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8.7%;高中毕业升学率88.9%;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入学率65.0%。

全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81家。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776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高级职称3520人;中级职称22614人;初级职称75642人。年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2个,中国驰名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82个。获科技进步奖97项。其中,省级8项;地市级31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649项,比上年增长2.5%;获专利授权5298项,下降3.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艺术表演场所16个,名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3个,博物馆1个。有公共图书馆(含区、镇特级文化站)11间,总藏书量193.5万册,与上年持平。

全年财政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支出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470个。其中,各类医院26间;门诊所(站)440间。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6331张,增长9.2%。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582人,增长7.3%。其中,医生3868人,增长4.4%;注册护士3694人,增长8.6%。

全年全区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29场次,参加人数35.50万人次。全区运动员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获省级以上奖98项。其中,获世界级冠军1项;获国家级冠军19项;获省级冠军10项。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3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166元,增长5.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8%。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为12.8%。城镇居民现住房建筑面积人均45.78平方米。城镇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9544元,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801元。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86辆、家用汽车44辆、洗衣机108台、电冰箱110台、彩色电视机190台、家用电脑94台、组合音响63台、空调器258台、移动电话(含小灵通)257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79元,增长5.1%。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57.87万人,比上年增长6.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59.11万人,增长5.6%;参加工伤保险职工61.72万人,增长3.8%;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6.80万人,增长4.9%;参加城乡合作医疗78.13万人,下降2.2%。全区各级共有敬老院14间,入住人数1788人。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月320元/人。当年募集社会福利基金815万元,发放救济款8256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2126起,比上年下降5.4%;死亡226人,受伤2134人,直接财产损失660万元,分别下降7.8%、1.8%和4.2%。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104起,下降5.1%;造成死亡211人,受伤2133人,直接财产损失410万元,分别下降7.5%、1.8%和7.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26,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0.84。

十二、人口与环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01.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

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33.1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79万户。总人口120.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539人,出生率8.80‰;死亡人口7054人,死亡率5.89‰;自然增长人口3485人,自然增长率2.91‰。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9.8%,女性占50.2%;18岁以下人口占22.1%,18-60岁人口占65.6%,60岁以上人口占12.3%。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2.61万吨,比上年下降5.3%;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72万吨,比上年下降5.1%。全区共有污水处理厂10间,生活污水处理率67.1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8.46%,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66%。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的计算基数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做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