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以构建富裕和谐顺德为目标,按照“内提外引、内强外优”的工作方针,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要进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16.36亿元,增长19.8%。其中,工业增加值787.15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436.51亿元,增长15.7%。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下降6.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长15.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2.9%,金融保险业增长15.7%,房地产业增长23.7%,其他服务业增长16.5%。三大产业结构为2.1:63.8:3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07991元,比上年增长16.6%。

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升2.3%;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升3.3%。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7.5%,居住类上升3.1%,烟酒及用品类上升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3.8%,衣着类上升2.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7%。

全年成功推荐本地人就业20033人次;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0229人,登记失业率为1.5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待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食品和商品房价格涨幅较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二、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其中,种植业14.39亿元,增长4.3%;水产养殖业38.02亿元,增长2.8%;畜牧业8.82亿元,增长5.4%。

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9043万元,共整治基塘5000亩,清涌竣河130条157公里,修建排灌站29座、灌渠62条127公里,新建和改造农田电网21公里,机耕路193条256公里。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3.96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71.90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2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以下口径相同)2979.92亿元,增长24.8%。其中,轻工业产值1950.90亿元,增长26.6%;重工业产值1029.02亿元,增长21.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0.44亿元,下降14.4%;集体企业产值13.73亿元,增长3.9%;股份合作企业产值0.49亿元,增长36.4%;股份制企业产值722.72亿元,增长25.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1125.46亿元,增长16.6%;有限责任公司659.87亿元,增长38.6%;私营企业457.22亿元,增长29.3%。

民营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全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40.29亿元,增长30.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5.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9%。

全年增幅较大的主要行业有: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51.1亿元,增长55.6%;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154.08亿元,增长28.1%;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6.67亿元,增长35.0%;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1.5亿元,增长27.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06.98亿元,增长59.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446.91亿元,增长27.2%。

规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共300家,比2005年增加45家。其中,超10亿元29家,超100亿元3家;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9.13,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8.97亿元,增长27.6%;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88.44亿元,增长35.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施工项目227个,房屋竣工面积574.99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12亿元,增长10.5%;完成增加值29.21亿元,增长13.7%。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1.27亿元,增长12.1%;更新改造投资41.95亿元,增长22.3%;房地产开发投资80.82亿元,增长45.0%。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52.02亿元,增长56.8%;商品房销售面积317.42万平方米,增长21.1%。从投资主体看,全年国有经济投资26.46亿元,增长12.7%;非国有经济投资242.87亿元,增长22.3%。

从三大产业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0.67亿元,增长415.4%。第二产业投资104.04亿元,增长7.5%。其中工业投资103.86亿元,增长10.0%。从工业内部看,八大支柱产业投资59.32亿元,增长4.0%。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投资26.26亿元,增长25.7%;电子通信及计算机投资2.42亿元,下降60.1%;家具制造投资5.08亿元,增长40.3%;纺织及服装投资7.69亿元,增长7.0%;医药制造投资0.39亿元,下降79.5%;机械装备投资15.35亿元,增长4.4%;精细化工投资1.48亿元,增长4.2%;印刷包装投资0.65亿元,下降4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4.61亿元,增长31.5%。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9.86亿元,增长0.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7.56亿元,增长11.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1.10亿元,下降11.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31.20亿元,增长6.9%。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1.8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5.1%。其中,公路27.05亿吨公里,增长3.5%;水运34.78亿吨公里,下降38.4%。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29万吨,比上年增长23.5%;内河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2%;港口码头泊位个数77个,与上年持平。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1.3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公路10.26亿人公里,增长3.2%;水运1.06亿人公里,增长14.9%。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19.75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载客汽车13.62万辆,增长22.8%;载货汽车5.88万辆,增长5.4%。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69.5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1亿元,下降2.8%;电信业务总量67.96亿元,增长9.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达到110.82万户,增长7.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1.81万户,增长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