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12亿元,增长18.6%,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是建区以来最高的增速。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7.02亿元,增长18.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10亿元,增长18.9%。分类别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中,全年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6.27亿元,增长16.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2.53亿元,增长5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0.43亿元,增长35.5%;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6.21亿元,增长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3.61亿元,增长39.0%。年末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5家,实现成交额75.62亿元,增长15.0%。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7.71亿美元,增长30.7%。其中,出口额56.44亿美元,增长37.3%;进口额31.27亿美元,增长20.2%。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25.17亿美元,增加10.14亿美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世界500强项目2个(新批项目1个、增资1个),超千万美元项目13个。利用外资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3.32亿美元,增长20.5%;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1.92亿美元,增长17.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0.07亿吨公里,增长14.9%。其中,铁路0.42亿吨公里,增长17.6%;公路9.16亿吨公里,增长17.9%;水运10.50亿吨公里,增长12.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4.37亿人公里,增长13.9%。其中铁路0.39亿人公里,增长8.6%;公路13.97亿人公里,增长14.1%。 邮政、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1.28亿元,增长30.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0亿元,增长10.0%;电信业务总量69.97亿元,增长3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到57.35万户,增长11.3%。其中,小灵通用户16.3万户,增长45.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3.27万户,增长8.8%。年末互联网用户11.57万户,增长23.3%。普通电话普及率94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27部/百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部/百户。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中外过夜游客146.66万人次,增长8.8%。其中境外游客39.28万人次,国内游客107.38万人次,分别增长8.2%和9.0%。全年旅游总收入38.66亿元,增长14.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6亿美元,增长13.5%。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260.33亿元,比年初增加197.66亿元,增长18.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832.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18亿元,增长17.2%。其中短期工业贷款132.55亿元,增长20.5%。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14.54亿元,增长20.0%。其中人身险10.14亿元,增长21.4%;财产险4.39亿元,增长16.8%。各类保险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93亿元,增长10.3%。其中人身险给付0.78亿元,下降9.7%;财产险赔款2.15亿元,增长2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69万人(不含普通高校),增长0.5%。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下降10.0%;招生0.30万人,增长12.1%;在校生0.80万人,增长3.1%;毕业生0.26万人,增长3.7%。普通高中7所,增长16.7%;招生0.46万人,下降5.1%;在校生1.3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毕业生0.44万人,增长7.2%。初中14所,下降6.7%;招生0.94万人,增长15.5%;在校生2.80万人,增长1.3%;毕业生0.85万人,增长3.5%。普通小学85所,与上年持平;招生1.14万人,增长0.5%;在校生6.77万人,增长1.4%;毕业生1.08万人,增长8.8%。幼儿园126所,下降2.3%;在园幼儿招生0.82万人,增长7.4%;在校生2.91万人,下降2.6%;毕业生0.97万人,下降1.8%。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317人。2006年高考上线率84.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5.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入园率97.9%。我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科技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区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62个,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0家;获省科学技术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36项、区科学技术奖49项。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由9家增长到11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专利申请总量188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71件,增长92.2%;专利授权量149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1件,增长20.6%,居全市五区前列。全年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全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广东省名牌产品”3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42件,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拥有量位列全国县(区)前茅。我区荣获“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全区一镇三街均成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6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单位共75处(国家级3处、省级5处、市级67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个。全区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与上年持平;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6万户,增长60.0%。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72个(不含诊所),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中心)7个。拥有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89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49人。其中执业医师2096人,执业助理医师87人,注册护士2304人。全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农村医疗参保率达96.5%。 体育事业创佳绩。2006年全区共有115名运动员,代表市参加省运会17个项目的比赛,获金牌30枚,两人打破省记录。禅城区籍运动员1人获第十五届亚运会水球集体项目金牌。区保龄球队参加国内外比赛共获得金牌4枚,银牌2枚和铜牌3枚。禅城区体育代表团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我区荣获“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广东省体育先进区”称号,张槎街道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中国龙狮运动名镇”。成功地承办了第四届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暨国际舞狮邀请赛和首届世界舞龙(夜光龙)锦标赛。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均衡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59.13万人,增加0.55万人,增长0.9%。全区男女性比例为102:100。人口出生率为7.84‰,下降0.5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54‰,下降0.2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30‰,下降0.22个千分点。2006年末暂住人口45.2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