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2 佛山市禅城区统计局

居民生活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5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38元,增长7.1%。全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79.62亿元,年末余额达到624.95亿元,增长14.6%。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7468元(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增长8.1%。住房面积进一步扩大,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660元,增长8.1%。恩格尔系数30.5%,下降1.1个百分点,居民用于发展、享受方面的支出比重有了新的提高。

十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残疾人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8.58万人,增长5.6%。其中:企业参保职工26.70万人,增长5.6%;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1.88万人,增长5.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198户符合条件的低保困难家庭入住廉租惠民小区。年末全区有6.27万城镇低收入人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813.12万元。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9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全区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老年之家”159处,敬老院8个。五保供养工作得到加强,集中供养105人。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残疾人事业有新的进展。全年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1.2万人次,免费培训残疾人62人,安排120人实现就业。全年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30万元,我区成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十三、城市建设、公共事业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2.26亿元,已竣工项目投资额完成达到69.29亿元。新建、扩建或改造道路竣工131公里,桥梁84座。城市道路养护保洁工作成效明显,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0%,城市道路保洁率达到100%。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13平方米,提高1.3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49.04平方公里。

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全年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分别达到4.08万吨和9.07万吨;用气普及率基本达100%。全年平均降水量2011毫米,增长19.6%。全年总用水量2.14亿吨,与上年持平。其中生活用水1.17亿吨,增长4.5%;工业用水0.91亿吨,增长3.4%。全区人均用水量为362吨。全区全社会用电量73.97亿千瓦时,增长6.2%,其中居民生活用电6.09亿千瓦时,增长11.1%。年末拥有客运车辆1867辆;全年客运量3053万人次,增长10.4%。年末拥有711辆出租汽车,715辆公共汽车。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55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0%,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0.091毫克/立方米,下降3.2%;二氧化硫0.084毫克/立方米,下降10.6%;二氧化氮0.078毫克/立方米,上升32.2%。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酸雨频率89.1%,下降5.6%。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