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佛山市禅城区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0.61亿元,增长11.8%;实现增加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39.78亿元,增长11.7%,实现增加值8.20亿元,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增长7.6%;利税总额2.95亿元,增长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62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增速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单位投资101.16亿元,增长85.3%,农村单位投资24.94亿元,增长55.0%。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随着“一环”公路主干线的开工,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3.59亿元,占投资总额64.3%,其中路桥新建、扩建投资34.11亿元,占投资总额23.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33亿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投资9.48亿元,分别占全社会投资额的9.8%和6.5%。

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增大。全年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38亿元,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投资在中心组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路网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拉动下,全年完成投资106.2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额73.0%,同比增长89.5%。

园区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底,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城西园、城南园进行整合,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共引进5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3亿元。其中,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7301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121.9%;已建成厂房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任务293.3 %;新入园企业32个,入园企业投资总额67251万元,入园企业实际投资总额16969万元,完成年计划107.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4.15亿元,增长16.7%;餐饮业零售额15 .33亿元,增长17.7%.

市场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全年汽车类零售额20.67亿元,增长22.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4.99亿元,增长35.8%;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68亿元,增长30.6%;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5.96亿元,增长3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14亿元,增长23.6%。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9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批发额291.94亿元,增长18.6%;零售额107.72亿元,增长28.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出口额30.79亿美元,增长34.8%;进口额20.47亿美元,增长20.3%。进出口相抵,实现贸易顺差1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4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签项目54宗,增长50.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72亿美元,增长25.3%,实际使用外资3.67亿美元,增长18.3%。

第二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全年二、三产业实际外商投资分别为3.66亿美元和0.01亿美元,占比重分别为99.7%和0.3%。外商投资投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产业利用外资比例较低。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生产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4.9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0%。其中,铁路0.33亿吨公里,增长64.5%;公路6.21亿吨公里,增长13.0%;水运8.42亿吨公里,增长16.9%。

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1.6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其中,铁路0.30亿人公里,增长11.0%;公路11.34亿人公里,增长10.0%。

邮电通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5亿元,增长31.9 %。全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6.2万户,年末达到43万户,增长16.8%。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万户,年末达到 32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7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1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29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过夜游客总人数125.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国际游客32.52万人次(含港澳台),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外国人(不含港澳台)5.28万人次,增长102.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10亿美元,增长35.7%。全年国内出境旅游人数3.97万人次,增长19.1%。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2.89万人次,增长54.3%;旅游总收入26亿元,增长26.6%。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41.71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2.35亿元,增长21.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32.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9.49亿元,增长19.5%。金融机构存贷款额的大幅增加,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12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8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亿元;财产险赔款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67所,在校学生17.39万人,毕业生4.2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9万人,在校生1.67万人,毕业生0.3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60万人,在校生1.63万人,毕业生0.5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47万人,在校生1.33万人,毕业生0.37万人;初中招生0.94万人,在校生2.65万人,毕业生0.8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07万人,在校生6.37万人,毕业生1.0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招生0.83万人,在校生3.0万人,毕业生0.90万人。

科技实力明显提升。全区100多家企业与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130多项技术研发合作。全区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9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5个。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精密制造产业基地落户禅城区。陶瓷、针织、不锈钢、铝型材等优势行业建立了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南庄、石湾、张槎、澜石四个镇(街道)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全年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全区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40项,省科技计划项目68项。专利申请2195件,比上年增长1倍。全年新获4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家企业获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到2004年底,我区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2个,分别占全市、全省的40%和11%;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4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8个,使我区具有较强的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