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佛山市禅城区统计局 (2005年3月15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28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8亿元,下降51.1%;第二产业增加值183.37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8亿元,增长15.0%。在第三产业中,物流业增长18.6%。三次产业结构为0.2:63.5:36.3。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类上涨7.0%,居住类上涨3.0%,烟酒及用品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 表1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 标比上年±%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7 食 品7.0 其中:粮食6.5 烟酒及用品1.9 衣 着-0.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4 交通和通信-1.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1 居 住3.0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区从业人员57.03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6.87万人。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43万人。全年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1.71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0.5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经济总量结构需进一步协调。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量缩减。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482亩,比上年减少23.9%。蔬菜种植面积9849亩,减少28.5%;青饲料种植面积8495亩,减少18.2%;玉米种植面积107亩,减少3.6%;番薯种植面积31亩,与上年持平。全年蔬菜产量10085吨,比上年下降35.4%;水产品产量6142吨,减产30.0%;肉类产量3054吨,减产55.1%。全年农业总产值13465万元,比上年下降42.0%。其中:种植业产值1697万元,下降34.8%;牧业产值3075万元,下降58.8%;渔业产值8301万元,下降35.0%;农牧渔服务业产值392万元,下降29.5%。 表2 200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 蔬 菜 10085 -35.4 玉 米32 -8.6 番 薯 6 -33.3 青 饲 料12280 -16.7 猪 肉2985 -52.7 禽 肉69 -85.7 水 产 品 6142 -3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5.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实现工业增加值168.37亿元,增长19.6%,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4.06亿元,增长24.3%,工业增加值153.22亿元,增长20.5%。 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全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0.43亿元,增长27.5%,民营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1.45亿元,增长30.8%。“三资”、民营工业分别占全部工业的48.9%和40.5%,形成全区发展的骨干和支撑力量。 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支撑带动作用突出。全年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工业行业(大类)共有15个,产值合计546.36亿元,同比增长25.1%,占全区工业比重达78.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2%,拉动工业增长19.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形成了电气机械、电子电器、陶瓷、塑料、纺织服装、不锈钢、铝型材、医药、食品等支柱行业,这些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主要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列入统计的3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24种,下降的有9种。 表3:200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 酱油万吨39.14 16.3 白酒千升8703 3.2 纱万吨 1.15 1.2 钢材万吨14.55 34.5 布万米6051 2.9 印染布万米9919 -15.4 服装万件2720 13.9 机制纸板万吨14.98 6.0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万吨2.68 37.4 中成药万吨0.41 -1.6 合成纤维聚合物万吨6.27 -20.5 塑料制品万吨23.76 5.3 日用玻璃制品万吨2.84 -9.0 釉面砖万平方米8153 12.7 墙地砖万平方米24658 15.7 卫生陶瓷万件153 56.3 日用陶瓷 万件469 2.2 铝材万吨10.00 10.3 日用不锈钢制品万吨0.40 37.2 摩托车万辆0.30 -85.8 电力电缆万公里0.46 -21.7 通讯电缆万公里0.51 -24.2 家用电冰箱万台20.90 13.0 家用电风扇万台59.27 2.5 房间空调器万台41.40 71.2 燃气灶具万台10.17 -16.1 电饭锅万个4.61 -12.7 灯泡万只113917 15.6 彩色显象管万只336.02 41.1 半导体分立器体万只346989 35.2 照相机万台1453.21 16.2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248822 9.8 企业用电量万千瓦小时329891 24.4 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2.8,同比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贡献率8.0%,提高2.0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9.8%,提高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3.6%,上升0.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1次,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用率4 .4%,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1015元/人,增长18.3%;产品销售率97.1%,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9.74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税总额46.30亿元,增长48.1%,利润总额27.58亿元,增长94.0%,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减少61.2%,企业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