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佛山市南海区统计局

城乡集市贸易繁荣,商品交易市场品种丰富,成交活跃。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42.60亿元。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跃上新台阶。实现出口20.2亿美元,增长18.0%。其中,一般贸易8.51亿美元,增长29.8%;加工贸易11.69亿美元,增长10.6%。进口10.68亿美元,增长7.1%。其中,一般贸易2.71亿美元,增长0.4%;加工贸易7.46亿美元,增长9.8%。全年实现贸易顺差9.52亿美元,增长33.0%。

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新签项目1781宗,比上年增长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新签项目107宗,增长44.6%。实际利用外资322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121万美元,增长28.1%。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7.52亿元,比上年未增长14.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6.82亿元,增长1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88.4亿元,比上年未增长8.7%。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减少6.2%,人身险保费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年已决赔款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财产险已决赔付款1.62亿元,比上年减少5.0%,人寿保险已决赔付款1.23亿元,比上年增长50.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继续增加普教投入,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全区教育总投入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校舍建筑面积277.32万平方米。全区现有小学178所,在校学生138057人,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112428人。高中升学人数为8331人,比上年增长34.26%;高中升学率为80.69%,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为94.22%,比上年提高2.95个百分点;全区小学升学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

坚持依托科教兴区战略,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队伍发展稳定。全年各类企事业单位共有科学技术人员共5392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243人,增长14%;;中级技术人员14567人,增长15.7%。

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整体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获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6项,省级科技计划22项,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120%。全区经批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省级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6个。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

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全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为23万户;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成功主办了“魅力佛山,相约南海”等大型系列活动。2003年全区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30场次,参加演出的演员达4200人次。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取得丰硕成果,一批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003年全区共创作各类文艺13900作品件,其中在地市以上获奖和发表的作品425件。

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03年全区文化事业总投入3078万元,增加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面积0.68万平方米。全区现有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活动面积6.56万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面积16.99万平方米。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农村文化室350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8个,藏书量75万册,影剧院41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9%。

卫生保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据统计,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4个,其中:国有卫生机构29个,集体卫生机构3个,私营卫生机构2个;卫生机构病床4547张;卫生技术人员41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57人,注册护士1471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承办“南海黄飞鸿杯”第七届中国龙狮邀请赛,成功打造龙狮群众体育品牌,扩大对外交流。全区体育健儿在市以上各项体育运动比赛中共夺得107枚金牌、55枚银牌、37枚铜牌;破市以上纪录有8项;向上输送体育人才63人。积极开展抗“非典”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城镇空气处于清洁状态,全年有329天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在100以下,空气环境质量总体处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平。全区共建成烟尘控制区28.76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8.09平方公里。城市空气质量和主要水源水质稳定,地面水水质达标率91.6%。

十二、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全区总人口106.63万人,增长2.8%。人口出生率为8.6‰,死亡率为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9‰,分别比上年上升0.5、0.4和0.1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3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847元,增长10.9%;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930元,增长5.3%。

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01元,增长1.9%,其中,实物性支出7587元,非实物性支出3214元,分别占生活费总支出的70.2%和29.8%,同比增长0.1%和6.4%。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5784元,增长2.6%,其中:实物性支出3931,非实物性支出1853元,分别占生活费总支出的68%和32.2%,同比下降0.1%和增长9.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8%,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9%,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已达到宽裕小康水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7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5万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3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人数4.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8万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为100%。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南海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人口数按公安部门总人口统计口径,未包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