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莱西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青岛市莱西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消费渠道拓宽,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由于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加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促使城乡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83.41亿元,增长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67.60亿元,增长15.54%;餐饮业零售额12.85亿元,增长34.37%。

七、对外经济与国内招商

外经外贸增势不减。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64亿美元,增长10.6%,其中,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42亿美元,增长15.2%。全市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02个,其中过千万美元外资大项目8个。外资到账136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内招商成绩显著。全年实际利用内资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新引进内资项目611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内资大项目68个。

八、金融业

金融业健康运行。2007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95.80亿元,比年初增长22.76%。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73.87亿元,比去年增长9.85%。各项贷款余额59.32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其中,商业贷款5.39亿元,比年初增长37.97%;农业贷款17.39亿元,比年初增长21.83%;中长期贷款15.73亿元,比年初增长33.7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2007年,我市实施国家科技发展计划8项,取得科技成果20项,6项成果获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农村信息化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了城区3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为862个村庄全部开通了宽带网。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拥有普通中学40处,在校学生43940人,其中高中6处,在校学生14340人;拥有职业学校4处,在校学生5850人;拥有小学109处,在校学生35800人。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免除城乡69596名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1683.7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果。2007年全市编创人员及业余作者共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化艺术作品50件,其中12件获奖。全市现有农村文化大院653个。完成了190个村文化大院改扩建工程,农村文化设施得到改善。

卫生机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080处(含诊所、卫生室),医疗床位2379张,卫生技术人员261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建立,参加人数达到587371人,参合率97%。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金标准由30元提高到50元,结报比例由12%提高到39.1%,结报金额3977万元。对10处镇(街道)卫生院和716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或规范化建设。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2007年共向青岛市级以上体校和体育专业队伍输送体育人才15名。全市运动员参加青岛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得89枚奖牌,其中金牌27枚,银牌39枚,铜牌23枚。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确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投资1.1亿元组织实施了84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新硬化道路12万平方米,铺设雨污管道28公里,铺装人行道板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838基。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沙岭河公园改造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由49%提高到51%。全市主城区建成面积达到30.2平方公里,小城镇集聚功能明显提高。

城市供电:全市实际用电量13414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工业用电928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853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62%。

城市供水:全市供水总量达到2847.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621万立方米,日均用水173.33升。

城市供热:全市实际供热面积97.5万平方米,其中住户面积77.2万平方米。

城市供气:城市煤制气总户数达到11100户,用气总量达到285万立方米。液化气总户数达到18.29万户,用气总量达到1.67万吨。

城市道路和交通:2007年末,全市城市道路长度达到386公里,硬化道路面积达到628万平方米,路灯15783盏,亮灯率达98%以上。

环保及绿化: 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44.25%、95%、100%。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末全市人口728269人,比上年增加3969人。年末总户数24.68万户,农业人口41.04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443人,死亡人口516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59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15227元,比上年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740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社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41元,比去年增长16.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87亿元,增长9.85%。

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社会保障、红十字救助、社会救助、灾民救援和社会互助体系更加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180元提高到210元,农村一般低保户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40元提高到600元。新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17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26平方米,比去年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