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南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未知

2008年,面对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等不利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亿元,同比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258.31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45.92亿元,增长14.6 %。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8 .05 :58.76 :33.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4690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地税税收收入109229万元,比上年增长6.37%,农民人均纯收入8382元,比上年增长13.69%。

一、工业

全市工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环保型强势工业,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931亿元,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54亿元。全市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达到860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820亿元、215亿元和7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6%、17%和25%。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59%,比上年提高2.6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业增加值35.4亿元,比上年增长0.8%。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74%、0.95%、18.41%和43.66 %。农民人均纯收入8382元,比上年增长13.69%。

林业生产成效显著。年内造林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8%,实现林业增加值3359万元。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受生猪市场价格和养猪政策的影响,农户养殖积极性提高,生猪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家禽和肉牛、肉羊等产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9.76万吨。

渔业生产以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大力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全市渔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8.5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值48.7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1.7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6%。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99.7%,通汽车率达到了100%。所有村庄均开通了固定电话,通话户数达到17.19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比重达到79.3%,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手机134部。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1.8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完成城镇规模以上投资额130.1 亿元,同比增长19.5%。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调整状态,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1亿元,同比下降19.2%,竣工房屋面积53万平方米(含竣工住宅面积4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1%,商品房销售面积5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完成销售额达20.4亿元,同比下降5.9%。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111.1公里(含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公路密度为117.2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协调发展,2008年全市新增道路运输企业16家、水运企业2家,新增道路货运车辆1830辆,客船3艘。年末,全市各类运输业户达到6451家,营运机动车船达到7707辆(艘),其中:营运客车288辆,公交车148辆,出租车162辆,营运货车7104辆,营运客船6艘、货船1艘。全年共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90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7076万人次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 %、12%;完成货运量3720万吨,货物周转量153631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11%。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486万元,增长14.8%,订销报纸3560.4万份,增长12.4%。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600万元。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58500户。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7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2万户,其中城市用户6.03万户,农村用户14.17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34.6万户,其中年内新增4.7万户。

五、国内外贸易及个体私营经济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零售全面增长。年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02192万元,同比增长21.43%,其中: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完成227359万元,零售贸易业完成673092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154058万元,其他行业完成47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9%、17.26%、26%和25.76%。

城乡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张。2008年全市城市消费品市场完成540969万元,同比增长25.04%;农村消费品市场完成561223万元,同比增长18.15%。

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450家。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值261480万美元,增长18.1%;其中进口总值70952万美元,增长21.2%;出口总值为190528万美元,增长17%。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私营企业规模扩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明显增多。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842户,累计达到18026户;新增私营企业789家,累计达到5031家,新增注册资金68991万元,累计达到698078万元,其中: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1000万以下(不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13家,累计达到259家;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16家,累计达到362家。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合同外资额25906万美元(含增资),到账外资16800万美元。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注册资本过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30个到账,到账外资13232万美元,占全部到账外资的78%。

旅游经济取得新进展。我市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立足于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优先发展”和“率先突破”的战略定位,全力打造“青岛西海岸旅游度假胜地”品牌,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各项工作均有新突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1.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2万人次,旅游创汇3240万美元。旅游商品收入7.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