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2 青岛市市南区统计局

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0.07亿美元,增长53.6%。其中,出口额14.74亿美元,增长45%;进口额15.33亿美元,增长62.7%。国有经济是全区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8.6亿元,增长22.6%,占全区出口额的比重为58.3%。

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4个,增长15.6%,合同外资10938万美元,增长187.8%;实际利用外资3738万美元(新口径),增长196.4%。

对内招商引资发展迅速。2004年全年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0.15亿元,增长46.2%;其中,引进千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5个,实际到位内资8.43亿元。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初步统计,2004年全区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7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5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9项,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奖5项。

科技市场交易活跃。全年技术交易金额2.3亿元,专利申请量833件,授权专利595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末,全区共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2.6万人,增长5.9%,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共有文化馆1处,文化站10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03处,其中,医院28处,卫生防疫机构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门诊部(所)270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396人,其中,医生1986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4835张,其中,医院床位4826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业余体校1所,学员230人。

八、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东西快速路二期两侧可视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初见成效,南京路至永嘉路22栋楼房“平改坡”及综合整治工程已竣工,云霄路截污排放工程已经开工,中山路商贸区改造百盛南侧地块主体封顶,原青岛饭店地块完成地下土石方工程,完成徐州路、栖霞路等6条超期服役道路的改造工程。

年末道路总长度194.5公里,道路总面积294.3万平方米。城市下水道总长度44.04公里,增长3.6%。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2004年全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7天,占89.48%,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近岸海域功能区国控点位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3分贝。全区共植树13.9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91%,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绿地总面积达1010.93公顷,增长0.5%;公共绿地353.91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7.23平方米。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速加快。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8.94万人,增长4.09%,全年新出生人口3574人,出生率为7.45‰;死亡人口2509人,死亡率为5.23‰;全年净增人口192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

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委、区政府采取各项措施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2元,增长7.5%;人均消费性支出10091元,增长5.9%,恩格尔系数36.2%,下降0.5个百分点。全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6676元。

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共安排3.2万人次就业,组织4115人次参加就业前培训。全区登记失业人员数4.2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96万人,全区居民共有4505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2004年全区各类养老机构13处,床位745张,收养507人,入住率68.1%。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利用外资数据为新口径数据,新口径数据=老口径数据-企业境外借款。

4、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指社会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