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2-02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5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克服要素制约,深入实施“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的三大战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

一、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6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1亿元,同比增长23.85%;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亿元,同比增长30.07%。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2004年的0.9:92.44:6.66调整为1.00:87.25:11.7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为80685元。按国家公布的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8.1917计算,人均GDP达到9850美元。

工业

2005年,开发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工业经济发展再创新高。开发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克服各项要素制约,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5.94亿元,同比增长43.9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21.02亿元,同比增长41.58%。完成工业增加值141.41亿元,同比增长28.1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19.04亿元,占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25%,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规模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全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5年,开发区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70家,比上年增加15家,实现总产值678.95亿元,占全区的93.53%。超十亿元的企业11家,实现总产值501.35亿元,占全区的69.06%。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实现总产值236.51亿元,占全区的32.58%。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对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414.62亿元,同比增长264.48%。食品饮料业实现总产值98.33亿元,同比增长26.4%。机械制造业实现总产值78.45亿元,同比增长31.47%。生物医药业实现总产值19.01亿元,同比增长44.7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继续发挥开发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领头羊”作用。2005年全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全年完成产值678.23亿元,同比增长44.5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43%。从全区70家产值上亿元企业看,有60家企业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共实现总产值654.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19%。

工业产销衔接情况良好,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13.84亿元,同比增长39.4%。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32%。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11亿元,同比增长29.28%。

主导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移动电话产量1488.59万部,同比增长108.58%;笔记本电脑产量138.16万台,同比增长16.63%;轮胎外胎产量1313.72万条,同比增长29.7%;饮料产量207.82万吨,同比增长37.83%。

现代服务业

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商贸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全区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08亿元,同比增长30.07%。

现代服务业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开发区有服务业企事业单位722家、个体经营户6131个,主要经营业态为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随着开发区服务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大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2005年合计实现增加值16.53亿元,占开发区服务业经济总量的82.32%。

贸易流通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年开发区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0.07亿元,同比增长16.13%。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市场成交额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24.5%。全年物流业完成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7.98%。下沙商贸城、金沙数码港、物美超市等大型商业项目的正式营业、普洛斯物流项目的引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成为开发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新亮点。

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销售情况良好。全年房地产投资额21.27亿元,同比增长141.14%。房地产开工面积13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万平方米。2005年,开发区房地产成为了杭州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华元。梦琴湾、野风。海天城两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一度出现热销现象,销售情况位于全市前列。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开发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32.38%。其中农业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26.4%。牧业产值0.95亿元,同比增长62.5%。渔业产值0.58亿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9元,同比增长11.62%。

效益农业培育成果显著,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蔬菜瓜果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057公顷,占开发区播种总面积的99.58%。以牛奶、水产品为代表的效益农产品稳步增长,全年牛奶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3.9%;水产品产量0.22万吨,同比增长6.41%;肉类产量0.25万吨,同比增长14.68%。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05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6.33亿元,同比增长7.46%。其中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32.06%。全年实现税收收入26.03亿元,同比增长26.1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79亿元,同比增长43.1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74亿元,同比增长91.5%。房地产投资21.27亿元,同比增长141.14%。2005年,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17个,同比增长39.29%。新增开工面积318.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26%。新增竣工面积187.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5%。

工业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49.5亿元,同比增长73.5%,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08%。金鱼电器、国际香精香料、松下电化住宅、杭华油墨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后劲。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2005年,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74亿元,同比增长91.5%。以下沙路综合整治工程、沿江景观大道工程、高教中央景观带工程、德胜快速路工程等为代表的重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当前建设情况良好,带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全面完成。截止到2005年底,高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7.21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7.16%,累计竣工面积432.74万平方米。目前,高教园区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2.11万人,占计划在校生人数的80.73%,整个下沙高教园区建设已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