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04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促进结构调整,大力扶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园区建设新的跨越,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2004年,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3亿元,同比增长31.9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29.72%;第三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同比增长21.7%。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依次为0.9%、92.44%、6.66%。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7.44%。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08%。 工业 2004年,开发区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依托,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克服了电力、土地等要素制约,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呈突飞猛进之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4.28亿元,同比增长52.75%,增速高出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07.32亿元,同比增长27.11%。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09.28亿元,同比增长56.1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0.48亿元,占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06%,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 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2004年,开发区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5家,比上年增加11家,合计实现产值455.4亿元,占全区的90.31%。超10亿元的企业11家,比上年增加3家,实现产值336.84亿元,占全区的66.8%。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对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4年,全区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共实现产值403.68亿元,占全区总产值比重的80.05%。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03.7%,对全区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5.41%。 外商投资企业是全区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领头羊”。2004年全区外商投资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全年完成产值469.29亿元,同比增长57.1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3.06%,对全区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7.99%。从全区55家产值上亿元企业看,有48家企业是外商投资企业,共实现产值440.7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7.4%。 工业产销衔接情况良好,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12.09亿元,同比增长62.68%。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100.99%,比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高出杭州市平均水平2.5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48亿元,同比增长21.99%。 主导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全年移动电话产量713.68万部,同比增长3.57%;笔记本电脑产量118.47万台,同比增长147.96%;轮胎外胎产量957.03万条,同比增长39.3%;饮料产量150.48万吨,同比增长9.21%。 商贸、服务业 开发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66亿元,同比增长21.7%。 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高速发展。全年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54.8%。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市场成交额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15.96%。浙江元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新迪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商贸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了全区商贸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开发区现有仓储物流企业15家,交通运输企业13家。全年共实现物流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51.75%。以杭州口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杭州富日物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企业依托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渐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变,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农业 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开发区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注重发展效益农业,引进并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有效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5.88%;农业增加值1.17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9868元,同比增长10.3%。全区蔬菜瓜果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439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2.18%。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2004年,开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3.81亿元,同比增长13.71%,其中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4%。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52亿元,同比下降9.2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47亿元,同比下降34.25%。房地产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2.08%。2004年,开发区新开工项目84个,同比增长12%,其中工业项目49个,同比增长133.33%。新增开工面积180.46万平方米,新增竣工面积164.97万平方米。 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相当规模。2004年,开发区新开工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一亿元以上的有4家,在一千万元以上的有34家。顾家工艺沙发、旭化成医疗机械、横滨轮胎、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后劲。 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基本建设完成。截止到2004年底,高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1.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3.67%,累计竣工面积371.31万平方米。目前包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在内的14所高校已完成主体搬迁,在校学生达到97719人,整个下沙高教园区基本建设完成。 开发区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建设加快。2004年,以福雷德广场、华元十六街区、邻里中心、金池商贸广场、文渊大厦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均顺利开工,当前建设情况良好,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这些项目设计起点高、设施档次高,将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开发区的城市功能。 截止到2004年底,开发区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开发面积19.78平方公里。累计建成道路总面积3.64平方公里,渠道总长度29.77公里,桥涵48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