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

邮电通信业务稳步增长。2006年完成邮政通讯业务总收入29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通讯业务收入27772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8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和6.2%。年末全县电话用户合计41.75万户。其中本地电话用户18.19万户(含小灵通、公话等),拥有量为45.84部/百人;移动电话23.5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拥有量为59.36部/百人。电话普及率达105.2%。年末宽带用户3.3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5万户。

金融保险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2.49亿元,比年初增加15.45亿元,增长17.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6.59亿元,增长15.9%,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不良贷款全年减少5981万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4家保险支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1421万元,其中财产险2904万元,人寿险8517万元。已决赔款及给付2216万元,其中财产险1831万元,人寿险385万元。

旅游产业

旅游综合带动效应得到增强。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80.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景点接待游客255.76万人次,增长16.8%;其中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游客1.79万人次,增长6.3%。全社会旅游总收入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景点门票收入5838万元,增长17.8%。一批新的景点、宾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得到发展。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呈现较快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62家,有开发项目的企业35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21亿元,增长48.6%;施工面积133.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竣工面积19.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8%;商品房销售面积16.7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3%。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上涨。2006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9%。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的四大类是居住类10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102.4%,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均为101.5%。食品类中菜类、油脂类上涨较为明显,涨幅为19.9%和13.7%。

二、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8.7%。年末外贸生产企业达1085家,比上年末增加110家。年末共有外贸自营出口权企业170家,比上年增加42家,自营出口总额3.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2006年当年利用外资项目29个;协议外资117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8%;实际利用外资4143万美元,增长15.7%。项目规模有所扩大,全年新批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3个,协议外资10524万美元,分别占新批项目数的44.8%和协议外资额的89.3%。年末共有三资企业263家,比上年增加29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2915个,参保人数达65758人,增长15.6%。统筹金额2.21亿元,增长13.0%。全年共支付养老金1.9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1488个、参保人数达47794万人,其中企业职工3425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3508万人,参保人数比上年净增5755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年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达10447人,当年新增1774人。年末农村参加养老保险96136万人,统筹养老金70.5万元。

全县共有敬老院10个,收养老人681人;福利企业30家,安置残疾职工336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上年有所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230元。年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10人,发放保障金416万元,增长5.6%。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加快推进创建省级科技强县工作,全面提升县域科技综合实力。组织实施企业研发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开展与高校科技合作,技术创新体制不断完善。当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机构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4家,引进市级专利中介服务机构1家。全县申请专利受理630项,专利授权315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2项,合同成交额1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在聘专业技术人员15785人,比上年增加265人,其中高级职称251人;中级职称4194人;初级职称11340人。

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基本到位,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99.87%,高中入学率95.09%。全县共有全日制小学35所(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和教学点),在校学生27383人,全年小学新招生3915人,毕业4906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22089人(其中普高学生7796人);全年新招生7726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2846人);毕业学生8693人(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2231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3424人,比上年增加435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27所,在园幼儿10729人。成人教育发展良好,全年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大中专学生3773人;毕业941人,比上年增加348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271人次,获得单科结业1143科次,本年毕业98人。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创建省级教育强镇2个(另有杭州市现代化标志性教育强镇1个),省级示范学校6所。

文化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全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5个、市级120个、县级50个。继续开展“淡化时节”,文明过节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58.86万册。

文艺演出、文化出版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广电事业的有序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48次,接待文艺团体162个,下农村演出10场;成功举办了书画展、故事比赛、剪纸比赛等文艺活动。桐庐县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115.5小时,其中自办节目49.8小时。桐庐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7.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4.5小时。全年播出广播新闻5475条,电视新闻4563条。年末有线电视终端11.9万余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06%。

《今日桐庐》全年共出版发行230万份,比上年增加82万份。

体育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桐庐籍运动员参加省、市比赛获金牌22枚、银牌10枚、铜牌15枚。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38项次,参加人数达4万余人次;成功举办了2次综合性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