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目标,克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区)评比中位居第82位。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20.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75.4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33.24亿元,增长15.3%。人均GDP30368元,比上年增长15.9%,按年末汇率折算达3889美元。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总收入达到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上划中央财政6.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73亿元,分别增长17.8%和12.8%。财政总支出7.48亿元,增长8.1%。

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我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526公顷,比去年增加622公顷,增长1.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188公顷,比上年增加103公顷,增长0.6%,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7.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054公顷,比上年增加583公顷,增长3.2%。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4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999公顷,实现林业总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年肉类总产量19970吨,比上年下降10.0%;禽蛋3360吨,蚕茧394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3%、7.3%,实现畜牧业产值4.39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448公顷,水产品产量6767吨,同比增长6.0%,实现渔业产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年末共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家,增加8家;实现产值12.23亿元,增长11.0%,其中23家外向型企业实现出口3.79亿元。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家,涵盖我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总土石方564.2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5332万元(不包括劳动力折价),比上年增长24.5%。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1.7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1.4%。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0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9.26千公顷。农林牧渔业生产用电量171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化肥施用量(折纯)8168吨。

工业

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开展“两项制度、四项活动”,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狠抓工业投入,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工业经济实现总量和效益双增长。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0.61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7.3%提高到58.7%,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现。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4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工业销售产值377.70亿元,增长21.9%。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1%

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和企业家数实现新突破。规模工业企业(当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达506家,当年净增53家。销售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38家,净增7家;5亿以上企业由上年的1家增加到5家。规模工业总产值201.57亿元,增长28.4%,销售产值198.21亿元,增长28.8%,比重由上年的55.5%提高到58.7%。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0.25亿元,其中利润5.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7%和18.6%。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的增长亮点正在显现。规模工业中纺织、皮革服装及其制造、服装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8.49亿元,比重达49.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为8.86亿元、15.63亿元、4.14亿元、3.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2%、149.3%、75.4%、51.1%,四大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17.8%,正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限额以上(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47.05亿元,增长1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49亿元,房地产投资12.21亿元,增长48.6%。限额以下(计划总投资50--500万元)投资11.52亿元,增长43.5%。农户投资2.59亿元,下降7.8%。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447.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9%,竣工面积158.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4%。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省道改建、16省道与320国道连接线、桐庐综合码头等基础设施工程开工。新华纸业、中汽商用汽车工业园、浙江申通等工业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红楼国际饭店项目已竣工,新桐庐剧院投入使用。

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年末全县共有资质建筑企业46家,其中二级企业4家,三级企业4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30万元/人,增长11.1%。房屋施工面积322.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4%;房屋竣工面积16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7.76亿元,餐饮业3.80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6个,其中亿元市场3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公路路网建设快速发展。2006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1662公里(包括等外公路253公里),其中县管养里程893公里。国、省道及县(乡)公路继续得到改善,其中乡道硬化工程和路面整治工程成绩较为突出,全年完成乡道路面硬化112公里,路面整治18公里。全年新建公路19公里,路面改造21公里,新增等级公路19公里。年末全县通村以上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

全年完成货运量1566万吨,货运周转量121988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量77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6842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1%;客运量134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8220万人公里;其中公路客运量1425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5818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