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基础设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国有单位投资2.01亿元,增长10.4%;城镇集体投资0.11亿元,比上年又下降38.9%;农村集体投资0.45亿元,下降48.9%;个人投资1.18亿元,增长20.4%。全年竣工房屋面积54.56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3.19亿元

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49亿元,比上年增长63.7%;更新改造投资0.52亿元,下降23.8%;其他投资0.19亿元,增长45.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88亿元,增长14.3%。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国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交通邮电业投资1.1亿元,增长133.4%。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320国道桐庐段一期改建工程已胜利竣工通车;富春江标准堤塘建设已有9.5公里基本建成;富春江第二大桥、印渚电站进展顺利;桐君山悬索桥、分水110伏变电所已完成主体工程;安乐路拓宽改建工程将提前竣工;桐庐自来水二期扩建工程、新淳公路(西关-塔岭)改建工程已分别竣工并交付使用。

1995年末共有建筑企业47家,其中等级企业3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1.8%,实现建筑业值0.64亿元;施工项目208个,竣工130个;施工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3.52万无/人,比上年增1.36万元/人,创利税0.2。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社会的运输量有所增加。县交通局系统运输业务收入1858万元,实现利税208万元。

交通局系统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一九九五年          比上年增长%

货 运 量         39.95万吨            -5.5

货物周转量         7782万吨公里          -11.7

其中:公路        1289万吨公里          -20.8

水路        6493万吨公里          -9.7

客 运 量         306.5万人            10.1

公路旅客周转量       14898万人公里          12.9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901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已装电话交换机容量28874门,电话交换程控化比重已达98.9%,全县除新合乡外都已开通程控电话。年末城乡电话用户达17710户,比上年增加5100户。其中市话用户11109户,增加2696户;农话用户6601户,增加2404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172户。

五、国内贸易

市场繁荣,货源充裕,社会消费品零售稳定增长。199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国有单位零售额2.2亿元,增长30%;集体单位零售额0.56亿元,增长5.7%;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4.73亿元,增长44.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1.81亿元,增长33.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42亿元,增长51.5%。

县及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包括物资供销业)全年商品购进总额8.56亿元,商品销售总额9.34亿元,年末库存1.45亿元。

商业网点继续扩大。年末批发贸易业网点594个;商业零售网点6210个,其中个体私营商业6119个;饮食业网点1148个;集市贸易市场33个,集贸市场面积达5.37万平方米。

六、对外经济、旅游

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全县外贸出口供货总值达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三资企业自营出口0.65亿元,下降19.8%,乡镇外贸出口供货总值8.37亿元,占63.8%。年末,共有8个部门、16个乡镇有外贸出口业务。外贸出口企业达152家,比上年增6家,其中乡镇企业114家,占75%。

全年共兴办三资企业15家,比上年减少3家,协议总投资3105万美元,协议外资179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6万美元。经过清理整顿,年末共计三资企业88家。

旅游事业又取得了新成绩。1995年共接待游客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17.9%;旅游系统全年营收4317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景点门票收入1456万元,增长30.6%。

七、财政、金融、保险

199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总收入1283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2%,地方预算财政收入5881万元,增长21.1%。预算内财政总支出1035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0.4%。

金融形势相对平稳。199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81亿元,比上年末增3.32亿元,增长26.6%;各项贷款余额13.10亿元,比上年末增2.41亿元,增长22.6%;其中短期贷款11.13亿元,中长期贷款1.63亿元。银行现金收入27.79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银行现金支出31.19亿元,增长31.4%。全县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3.40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46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1995年4月成立了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办事处,加大了保险业务。全年保费收入2851万元,比上年增长51.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368万元,增长44.9%。共处理赔案3829件,支付赔款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60.4%,其中处理财产险赔案1691件,赔款1539万元,上升65.8%,赔付率为123.4%。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1995年新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3人,年末,城镇集体以上企事业共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76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新增10人;中级职称1269人;助级职称4005人;员级职称2396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1995年全县共立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县级32项。按行业分:农业25项,工业12项,医卫及其他8项。大多数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其中科技推广项目21项,已完成15项;星火计划8项,完成2项,结转5项;新产品试制项目5项,完成3项;科技情报调研项目4项,完成4项。获县级科技进步奖17项;申请专利6项,授权6项。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9项,成效金额159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995年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17735人,其中高中2455人;招收学生5714人,其中高中1011人;毕业学生5094人,其中高中436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学生784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并顺利通过省级“两基”评估验收。1995年末,全日制小学在校学生37660人,招生6887人,毕业58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巩固率为100.8%。

成人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303人,毕业96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79人次,单科结业1207课次,毕业22人。职业高中招生548人,毕业2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