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是我县全面落实“十五”计划,谋求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县人民在中共桐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两大重点,齐心协力,注重创新,努力克服土地、电力、资金等工业生产要素制约,在调控中发展,在调控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圆满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目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并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区)行列。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95.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1%,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8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6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2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从构成看,三次产业占全部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1.4∶62.3∶26.3调整为10.5∶64.5∶25.0,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桐庐经济的主要力量。全县人均GDP为24210元(户籍),比上年增长15.6%,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900美元。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达到7120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上划中央财政2908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2125万元,同口径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29.9%。财政总支出59239万元,比上年增长26.2%。 农业 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平稳增长。按照统筹城乡的理念,我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200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2.64万亩,比去年增加1.64万亩,增长3.2%,是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年份。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42万亩,比上年增加1.80万亩,增长7.6%,占农作物总面积的48.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13万亩,比上年增加0.57万亩,增长3.2%。全年实现农业产值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6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706公顷,实现林业总值0.9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肉类总产量19733吨,禽蛋3195吨,蚕茧312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9%、15.6%、10.0%。实现畜牧业产值3.84亿元,比上年增长9.4%。水产放养面积1448公顷,水产品产量6452吨,同比增长21.9%,实现渔业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7家,蜂业、名优茶、笋竹、干鲜果、水产、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桐江”牌蜜梨荣获省十大名梨、“蜂之语”蜂产品荣获省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投入使用,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基本完成。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超额完成计划,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总土石方548万立方米;投入资金47560万元(不包括劳动力折价),比上年增长54.6%。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7182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5%。年末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0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9.26千公顷。农林牧渔业生产用电量2070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4.2%;化肥施用量(折纯)8966吨。 支农力度继续加大。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新增财政直接支农资金2000万元,全额减免农业税。 工业 以“项目落实年”为抓手,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和工业投入不放松,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成效显著。全社会完成工业增加值5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7%,占全县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7.0%上升到59.4%,提高2.4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259.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258.65亿元,同比增长23.5%。全社会工业销售产值255.53亿元,增长23.8%,其中县属工业销售产值254.41亿元,增长24.5%。 工业规模效应进一步凸现。在县属工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达321家,比上年增加54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4家,5亿以上企业1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6.45亿元,同比增长49.5%,其增幅创历史新高,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1.2%;规模企业实现利税6.25亿元,其中利润3.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8.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2.20亿元,同比增长10.2%。 工业生产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36%,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的工业经济增长亮点正在显现。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销售收入合计10.30亿元,同比增长89.2%,正逐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经济开发区各项功能逐步完善。2004年进区项目12个,投入资金达5.60亿元。功能的完善使桐庐的投资环境更加优越,招商引资的窗口作用明显,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桐庐,构筑起桐庐经济发展新平台。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限额(500万元)以上投资32.57亿元,增长30.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59亿元;工业投资17.56亿元,增长53.5%;房地产投资5.95亿元,下降26.2%。限额以下投资18.47亿元,增长39.3%。农户投资1.64亿元,下降28.6%。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0.42亿元,比上年减少2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1%;用于第二产业投资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9%,其中工业投资34.16亿元,增长50.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4.8%,成为拉动全县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用于第三产业投资16.44亿元,增长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2%。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05省道改建工程竣工通车,横村二桥主体工程完工,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如期推进,杭千高速桐庐段进展顺利,雪水岭隧道、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圆满完工。 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共有建筑企业53家,其中二级企业7家,三级企业4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8亿元,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80万元/人。房屋施工面积3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5%;房屋竣工面积1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