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企业经济效益仍不理想,低效益与高速度的反差相当突出。1994年全县乡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100万元,比上年下降10.91%,其中利润1978万元,下降46.12%;工业资金利税率6.63%,下降1.9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由上年的2.64%下降到1.24%。年末亏损企业126家,占全部企业的31.6%,亏损面上升1.2个百分点,亏损额2793万元,比上年增亏903万元,上升47.8%。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为194天/次,比上年减慢19天。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82亿元,增长22.1%;城镇集体投资0.18亿元,下降34.9%;农村集体投资0.88亿元,增长69.3%;个人投资0.98亿元,增长83.3%。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0.91亿元,比上年增长55.5%,更新改造投资0.42亿元,比上年减少32.3%。商品房投资增势强劲,1994年完成商品房投资0.77亿元,增长128.4%。全年竣工房屋面积59.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2%。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320国道桐庐段公路改造工程于8月份全线开工,进展顺利;富春江第二大桥已完成工程量的19%;印渚水电站、分水110千伏变电所、桐君山悬索桥已动工兴建;桐庐自来水二期扩建工程、新淳公路(西关-塔岭)改建工程已分别完成总投资的86.4%和83.6%。

1994年未全县共有建筑企业47家,比上年新增5家,其中等级企业3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亿元;全县劳动生产率2.16万元/人;创利税0.22亿元,人均创利税3569元。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比较稳定,全社会的客、货运输量增加。县交通系统运输业务收入2243万元,实现利税3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

交通系统各种运输量完成如下:

一九九四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8818万吨公里         -3.4

其中:公路        1628万吨公里         3.7

水路        7190万吨公里         -4.9

公路旅客周转量      14964万人公里        -21.0

邮电通讯业继续高速增长。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34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已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472门,电话交换程控化比重达94.7%。年末电话用户12610户,农话4197户,增加1936户。年末长途直拨有权用户12025户。其中国际直拨74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391户。有20个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1994年,我县加快了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国有民营、抽底承包全面铺开,个体私营商业发展迅速,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全县国有单位零售额1.70亿元,增长13.3%,集体单位零售额0.53亿元,增长1.74倍,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36亿元,增长34.9%。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9.8%。

生产资料市场平稳。县及以上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3.01亿元,销售3.30亿元。

商业网点进一步扩大。年末共有商业企业1234户,饮食业171户,个体私营商业5989户;年末全县商业共有商业零售网点6072个,年末共有集市贸易市场34个,其中新增2个,集贸市场面积5.16万平方米。

六、对外经济、旅游

外贸出口明显加快。全县外贸出口供销总值达9.5亿元,比上年增长58.0%,其中三资企业自营出口0.81亿元,比上年增长77.0%;乡镇外贸出口供货总值5.53亿元,占58.2%。年末,共13个部门、14个乡镇有外贸出口业务,外贸出口企业达146家,其中乡镇企业107家,占73.3%。

利用外资工作继续发展。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0家,增资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3835万美元,协议外资22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5%。年末三资企业达102家。

旅游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旅游系统组织、接待游客85.5万人次,景点接待游客67.18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1.32万人次。旅游系统全年营收4104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景点门票收入1031万元,创利税1056万元,增长1.17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199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财政总收入1105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3%。地方预算财政收入4858万元,增长18.0%,其中工商税收上升13.3%。预算内财政总支出859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05%。财政依然紧缺。

199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4%;贷款余额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乡镇企业贷款余额3.21亿元,上升4.2%,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5.4%下降到30.0%。银行现金收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6.6%,银行现金支出23.74亿元,增长49.7%,现金净投放2.94亿元。

保险事业日益发展。1994年保险总收入1889万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有609户企事业单位和5487户家庭参加财产保险;有7.74万人参加人身保险。全年各类财产险承保总额14.63亿元,承保人身险金额3.25亿元。保险公司共处理财产险赔案1697件,支付赔款928万元。赔付率98%;处理人身险赔案3301件,支付人身保险款92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1994年末,城镇集体以上企事业共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63人,比上年增加672人。其中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1117人;助级职称3848人;员级职称2302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1994年列入县以上科技计划6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9项,市级9项,县级34项,多数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其中科技推广项目29项,完成16项;星火计划8项,完成1项;新产品开发项目23项,完成19项,实现产值2660万元,创利税375万元。获199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县科技进步奖22项。1994年完成各类项目鉴定17项,其中省级5项,县级12项,申请专利10项,授权12项。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1994年全县普通中学生在校学生16534人,其中高中1905人;招收学生6024人,其中高中752人;毕业学生5089人,其中高中468人。输送大中专学生779名。

基础教育继续得到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普及。全日制小学在校学生36303人,招生7241人,毕业54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9%,巩固率为100%。

成人教育事业有新进展。1994年,进本县巡回演出的艺术团体66个,演出975场次。放映电影8071场,观众14.4万人次。组织节目和作品赴省、市参赛8次,获优秀作品奖2件次;以学校企业为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288次,观众20多万人次。年底共有娱乐场所(包括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等)88家,比上年增53家。新安装地面卫星接收站10座,年底达53座;电视差转台68座。